王安国《西湖春日》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王安国《西湖春日》宋诗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争得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浓吐杂芳熏巇崿,湿飞双翠破涟漪。

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注释】 ①争得:怎得。杜牧之:晚唐诗人杜牧,字牧之。②茶鼓:寺院中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卓:树立。③巘(yan演)崿(e厄):指山。巘,小山;崿,崖。

【译文】 杜牧的诗才何处可得?来到湖上,免不了挥毫题诗。春天烟雾缭绕的寺院,敲响清脆的茶鼓之声,召唤僧徒们饮茶。夕阳照耀着楼台,最吸引人的要数那高矗的一竿酒旗。各种花卉竞相开放,山岭上香气终日不散。两只翠鸟从湖中惊飞,水面荡起圈圈涟漪。我爱这西湖的风光,庆幸还有蓑衣和苇笠,摇着小船做个渔翁总还可以。

【集评】 元·方回:“三、四峭响,五、六最工,尾句高甚。”(《瀛奎律髓汇评》卷十)

清·纪昀:“‘茶鼓’、‘酒旗’对亦可喜,但专事此种,便入小家。尾亦习径,未见其高。”(同上)

清·查慎行:“中二联亦似‘昆体’。”(同上)

清·纪昀:“通体鲜华,起得超妙。五、六生造而不捏凑,“且上”二字缴起句“争得”二字,一气呼应。”(同上)

【总案】 历代描写西湖景色的诗歌多不胜数,想要写出新意则很难。此诗之新在两次角色进入,避免了对景物作纯客观描绘。诗歌开头,作者想以诗人的身份对西湖作一番赞美,却难得杜牧之才。无法赞美就是最高的赞美,这是一种巧妙。春日的西湖确实令人陶醉,于是作者突发奇想,没有诗才,幸有蓑笠,不作诗人,且作钓翁,日日与湖山相伴,这又是一种巧妙。两次角色进入烘托了西湖风光之美,又引导读者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从整篇作品来看,尾联“幸”、“且”二字,回应首联“争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