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 辕铃动晓征。
飞沙沉露气, 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 归心折五更。
回怜江上宅, 星汉近平明。
本诗写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时作者于汉阳入都,即景抒情,感情真切。
这是一首五律,从“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写起。因为旅途劳顿,睡思不稳,大约还记挂着早行出发,所以常常从梦境中惊醒。心理活动,写得异常的细腻。全诗扣住“晓征”这一时空特点,诗中所展现的境界是宁静的黎明:车马不喧,所以能清晰地听到辕铃;尘土不扬,是因为飞沙沾着露气。此外,诗人耳闻目见的“残月”、“鸡声”,也都是当时真切的描述。接着诗从外部的即目所见,写到此时的内心活动,特别是一个离乡背井的人必然会有的思乡之情,随着车马前行,离乡愈远而更为深沉。“客路逾千里,归心折五更”是一组对仗句,车往前行,却离乡愈远,乡思更深,生动真实地表现了诗人这时的矛盾心情。尾联的结语也是写景,但和诗的审美心理产生交错。在“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中,有一个回首依恋地再望出发之地的动作,照应了上句的归思心情,但什么也没有看到,只见到破晓前的满天繁星。人去景远,诗人是在车马前行途中写景,所以境象逐渐廓大,但也逐渐模糊,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由近及远的动感。
作者写这首诗很注意斟字酌句,如“辕铃”与“晓征”,用动词“动”来联结,不仅表现了在万籁俱寂中的动感和音响,并且还含有催促的含义,点活了整个诗的境界。“飞沙”和“露气”,通过诗人敏锐的感觉,用“沉”来表现它们的关系,令人感到此时空气的清新。尤其是“残月”和“鸡声”,这两种本无关系的事物,前者是视角所见,后者是听觉的反应,但作者用拟人化的“带”联结起来,是因为诗人抓住了它们之间的联结点——黎明的象征。“残月”本无生命,却带动了雄鸡报晓,唤醒大地的苏醒。这些不同的意象,经作者巧妙的组合,成为一幅灵动的画面,呈现出它的时空感和生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