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察古观今诗赏析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①

西晋楼船下益州②,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③,一片降幡出石头④。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⑤。

【注释】

①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有《刘宾客集》。

②“西晋”一作“王濬”。

③千寻:古时八尺曰寻,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④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

⑤故垒:指西塞山,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诗本事】

此诗作于长庆四年(824),诗人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而有此诗。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大军顺江而下,讨伐吴国。诗人即以此事为题。

【赏评】

有人说这首诗是金陵怀古之冠,有人说刘禹锡写此诗时未加思索,一笔而成。前者叹《西塞山怀古》俊好压群诗,后者叹“诗豪”妙才甲天下。

“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二句起首不凡,若江河发源,势已吞海!诗人暗示西晋的楼船从益州顺江而下时,金陵的王气就已经失去了光环,吴国的落败早已注定!何须浪费“千寻铁锁”?颔联证实了首联的预测,吴人在江面上横拉了长达“千寻”的“铁锁”,试图挡住西晋的“楼船”,岂不知这乃是螳臂当车,真让人哭笑不得!颈、尾二联,乃是诗人回望历史长河后,对此山后滔滔江水感慨万千的沉吟之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不知多情的人们又为兴亡之事哀叹了多少回,而西塞山却仍然与以往一般枕着日夜不息的江水,一言不语。时光如水,岁月如歌,天下统一乃历史之必然。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旧时江边的营垒早已荒废,只剩下了秋风萧萧与芦荻瑟瑟。历史留给人的,是感伤,更是警示!

【诗评选辑】

①清·屈复《唐诗成法》: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句以“几回”二字括过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

②清·薛雪《一瓢诗话》: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

③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诗极雄深宕往,所以为金陵怀古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