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宋·朱熹》原文与赏析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小,写得清丽可喜,形象斐然,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传诵。

在春意浓郁的晴日里,作者踏青“寻芳泗水滨”。首句中一“寻”字,点明了出游目的,也写出了作者的闲适情趣。下面三句皆为寻芳所见所感。三句中景物与感受写得水乳交融、虚实相生。作者触目所见,芳草萋萋,繁花似锦,由此推想到“无边光景”也会是万象更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漫步走去,和煦东风,拂面而来,眼前万千鲜花,竞相开放。作者于是领悟到,这色彩缤纷的绚丽景象,尽是春风点染而成。这里的“识”字,用得极为精妙,不仅突出了“东风”的形象和作用,而且点示了诗人的心理感受,加强了“理趣”色彩。东风吹得大地一片葱郁,吹得百花烂漫多姿;作者从万紫千红中认识了东风,同时感受到了春满人间的美好境界。

单从字面上看,这是一首描绘春景与感受的游春诗。然而此诗隐含着另一番深意。诗中作者赏游的地点在泗水之滨,其地在宋室南渡后,为金人占领。朱熹未曾北上,何以至此赏春咏吟。原来泗水之滨为孔子家乡,作者凭虚为诗,其“寻芳”,实是“求圣人之道”。在朱熹看来,儒教流布,有如东风拂面,润暖人心;就象“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感召。

由此说来,此诗寓意在于颂扬“圣人之道”的教化作用,是以文载道之作。不过人们很少去考索诗作者的这一本意,而把它当作单纯的游春诗去读。由于《春日》诗的语言平易清新,形象鲜明生动,意境优美高远,读它,但觉风光景物,扑面而来,恍若身游其间,心胸为之一畅。人们玩味的是其形象本身所产生的思想意蕴,至于那隐藏在深处的说教,则不愿多加理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