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柏心《登六盘山作歌》六盘山诗词赏析

登六盘山作歌

(清)王柏心

今之瓦亭古萧关

陇山丛错高插天。

迆北直趋朔方郡

汉唐师出由其间。

迆南六盘势尤雄,

卓然踞地朝群峰

俯窥金城扼天水,

矫若八翼排长风。

当时问道轩辕回

秦皇汉武夸雄才。

六飞登山并骋望

昔之旌旗安在哉。

连峰积雪照天白,

鸟飞荡荡不敢越,

秦川东望空茫然。

但闻陇头流水声呜咽,

使人对此肠断绝。

有元之世南道通,

从此径达河湟中

国朝因之遂不改

悬军万里收青海。

尔来防边诸健儿,

驰驱峻阪如坦夷。

边郡转饷岁不绝,

名王共入时有之。

传车骆驿悉经此

嵯峨长作西藩篱

书生有笔徒纵横,

抵掌未勒燕然铭

愿假崆峒一片石,

上为国家颂威德。

传之三十六属国,

率尔梯航万世无终极。

【作者简介】

王柏心(1779~1873年),晚清学者。字子寿,号螺洲,监利螺山(今属湖北省洪湖市)人。道光甲辰(1844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曾与太平天国敌对,与湘军将领胡林翼、左宗棠交往甚密,后在“荆南书院”主讲二十余年,并长期从事著述,业绩丰厚。著有《漆室吟百柱堂》《子寿诗钞》《螺州近稿》等。

【词语简注】

①瓦亭:即瓦亭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位于六盘山下。

②迆(音yǐ):斜行,这里是曲折绵延向北的意思。

③踞地:雄踞大地。

④轩辕:即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⑤骋望:放眼往远方望。骋(音chěng),在此是放开的意思。

⑥河湟:黄河与湟水一带地区,即今青海、甘肃一带。

⑦国朝:即作者所在的大清朝。

⑧骆驿:即“络绎”,指(人、马、车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⑨藩篱(音fān lí):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⑩未勒燕然:意即没有建立破敌大功。《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

【内容简析】

本诗选自《晚清簃诗汇》一百四十五卷,是清晚期学者王柏心所写的一首有关六盘山的歌行体诗作。

全诗篇幅较长,可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今之瓦亭古萧关”到“昔之旌旗安在哉”,共十二句,主要是吊古,追述从古到今六盘山地区的重要地理位置、历史事件和人物。诗人先写六盘山在瓦亭即古萧关之侧,山形丛错高入云端。沿着它北出可直达朔方,汉唐等历朝军队多出没其间,沿着它南下山势尤为高大险峻,横亘大地,群峰壁立,俯瞰金城,扼控天水,险要的地形如巨鸟展翅振羽长风。相传古时华夏始祖黄帝曾来此问道,秦始皇、汉武帝均在此夸耀自己一统天下的雄才。尤其是汉武帝曾多次登山并纵目展望,只可惜从前的这些旌旗现已不知在何处!

第二层从“连峰积雪照天白”到“嵯峨长作西藩篱”,共十五句,主要是写今,描述了六盘山道路的险绝和自元代以来山道人员与物资转运之繁忙。作者先用“连峰积雪照天白”等三句写景,写六盘山地气寒冷,积雪映日,高峰入云,鸟飞难越,东望秦川,人心茫然,一旦听到陇头流水的呜咽之声,每个人面对此情此景,都会肝肠寸断。自从元朝开辟了南边的山道,从那里即可直达河湟一带。清朝沿用此道,曾经以孤军万里收复青海。到现在防守西北边疆的军人们,都驰奔于六盘山道上,如同脚走平路。尤其是向边境地区转运粮饷的车马年年不绝,而西部各族的王公、首领也时常经此进京朝贺,传递物资、信件等的车辆全都经此地而走,这巍峨的大山真正成了西部的屏障。

第三层从“书生有笔徒纵横”到结尾“率尔梯航万世无终极”,共六句,主要是抒情,抒发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扬威的思想感情。作者自叹虽身为书生,却可文笔纵横,虽然做不到在燕然山勒石铭功,仍愿借崆峒山上一片石头,在上面写上为国家扬威颂德的文字,使它传达至大清朝的三十六个属国,让他们尊崇万世没有终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