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黄石·西塞山风景区》诗词散文赏析

《黄石·西塞山风景区》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黄石市区东郊。相对高174米,方圆30公里。峻峨横江,危峰断岸,迫使长江东流,高浪西翻,过往行船,无不视为险处。三国时,东吴雄踞长江天堑,这里是它的西关江防,故称之为“西塞”。这座伟岸的山体,是黄荆山的一条支脉,为古樊楚三名山之一。临江的一面,海拨高530余米,峨然高耸,极像一头威武的雄狮。长江由其脚下流过,激起奔腾咆哮的浪涌漩涡。人们形容这里的险峻:“盘涡直似瞿塘峡,峭壁浑如滟澦堆”。西塞山虎视江北,扼守长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古战场。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攻恒元等著名战例都发生在这里,至今仍留有当年战争遗迹。历史上许多雄主重臣,如汉武帝、孙权、周瑜、朱元璋等在此都留下了动人的传说。著名诗人张志和、李白、刘禹锡、苏轼兄弟、陆游等在此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名篇。

[古诗文赏析]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山势险峻,突兀横江,自古为有名的军事要塞和战场;其断壁危岩,水秀山幽,又是隐居垂钓、陶冶情操的好地方。历史上许多迁客骚人曾在这里挥毫泼墨,留下不朽的诗篇。在众多的题咏中,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别具巧思,堪称佳作。

这首诗是作者于长庆四年,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经过西塞山时写下的。诗中一开始即以历史为视角,于纷繁史事中剪取西晋灭吴一事,作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的基点,直接铺陈抒写,省去登临放目之类的陈言俗套,既紧扣了怀古的题旨,又颇能发人深思。太康元年,晋武帝既已亡魏平蜀,随即又命王濬帅水军从益州顺江东下,进伐东吴,一路乘风破浪,势如破竹,锐不可挡。而当时的吴国,正值风雨飘摇;亡国之君孙皓,早已不复有先辈的英雄气概,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在西塞山下的江面上布下千寻铁链横锁大江,以此阻截王濬的战船。然而国事既衰,士气已丧,仅有地势的险要和千寻铁锁又何济于事!结果转眼之间,铁锥被战船撞走,铁链被火炬烧断,王濬的水军仍以排山倒海之势直逼石头城。孙皓见大势已去,慌忙备好亡国之礼,挂起降幡,早早望风迎降了。西塞山,这被称为“天用设险于吴楚也”的天然关塞,也不能保护东吴的安危,避免灭亡的悲剧了!诗的前四句,以高度概括之笔触,形象地再现了这段戏剧性的历史。

登临西塞山,不能不令人想起这段历史往事,而将它浓缩为简洁明快、韵味隽永的四行诗句,则显示出诗人的卓越功力。刚刚才是王濬水师“下益州”,忽而金陵的王气就已黯然消逝了;异想天开的锁江铁链,竟不曾一展身手就废铁般沉溺到江底下去了!略带几分幽默感的轻松对比中,流露出何等尖深辛辣的讽刺啊!

诗的后四句,则从历史的追思中荡开诗笔,回到现实的抒写中来。眼前这座古老的西塞山,曾经多少风雨,目睹多少人世的纷争和历史的变迁,而今依旧横枕江流,象一位历史老人闲静而安祥!那六朝时代的古战场,却早已荒废成一片秋风芦荻了!

值得指出的是,西塞山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风景名胜。山中临江的峭壁上,有一“桃花古洞”,传为唐代张志和隐居垂钓的地方。其《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亦为千古绝唱。其他寻踪问迹、访胜探幽者,代不乏人。今天更已辟为西塞山风景区,中外游人络绎不绝,成为镶嵌在长江之滨的一颗灿烂明珠。

西塞山,早已成为融注着历史人文精神的名胜景观了。

(李炳钦)



[现代散文] 乘“江汉”号轮船,顺烟波浩渺的万里长江而下,约经四个多小时,就进入山川壮丽、历史悠久、新兴而又古老的城市——黄石市郊。伫立船头,举目向东南望去,一座形似巨鲸的苍山,横浮“茫茫九派”之上,危峰耸峙,截流激漩,蔚为壮观。在临江的摩崖上,书写着三个5米见方的大字:“西塞山”,古朴遒劲,雄强壮美。“啊,这就是扼守长江的古江关塞、湖北重要的三国遗迹!”站在我身旁的客人不禁发出了感叹。

西塞山地处吴头楚尾,为古樊楚三名山之一。突兀横江的山峦,气势雄杰,苍黄相间,美丽极了。它又像一尊巨大的石佛,头枕长江、脚蹬南岸而卧。长江自西向东从此滚滚流过,激起浪涌漩涡,发出咆哮之声,仿佛巨佛在打鼾。人们用“盘涡直似瞿塘峡,峭壁浑如滟澦堆”来形容这里的险峻。

西塞山脚下,有一块矶头石。乘小船绕过漩流,可以登上石矶。每当枯水季节,游人至此能看到三国时期吴王孙皓铁索横江时所留下的铁桩。约茶杯口粗细,有二三寸长露在地面上。往前走,在山崖下的树丛中,可见二丈长的石墩,人称为“飞来船”。还有一块呈扇状的平滑巨石,被叫做“仙人掌”。此处建于唐代的龙窟寺,也以崭新的面容呈现在眼前。再往上,是宋代重臣吕文德之子修建的报恩观遗址。这里不仅具有一种自然美,而且还有一种道德美。

从山旁的岔道趋上,可到“桃花古洞”。游西塞山,这里是非去不可的。去古洞的路径,是不足两尺宽的傍江险道。人们只能贴着崖壁挨步而过。头顶是陡崖险峰,脚下是江涛横流,路边是杂草丛生,绿苔铺地。大胆的游客,只要过了“一步险”,就可安坐于桃花古洞之中,领略西塞山的无限风光。桃花古洞悬在临江西北侧的峭壁上,传为唐张志和隐居垂钓的地方。洞口高约3米,宽约2米,上圆下方,形如寺庙门坊。门右侧,刻有竖排的“桃花古洞”四字,相传是清光绪年间“陈邑侯佳生”所留下的手迹。由洞口而下数米处.即“元真子钓台”。“横江绝塞径幽微,挂壁严台浴日晕,绿柳垂丝频钓浪,落红引得鳜鱼肥”,是对此处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

登上西塞山顶,四周美景尽收眼底。东西眺望,大江奔腾,征帆远影,江鸥翱翔;南北放眼,远山平畴,郁郁葱葱,碧水扬波,白云浮动。收眼近处,东西山顶上,有一株苍劲魁伟的樟树,当地群众称它为“日月樟”,高两丈多,需两人合抱。据说它经历过两次雷击,已有千年以上历史,至今仍然生长旺盛。俯视山下,有一繁华小镇,名叫道士袱。唐时,人们称为“楚雄镇”。明清时,是小镇的全盛时期,在宝剑嘴处曾设有相府,市镇居民有一万多人。后来有些建筑毁于大火,现在进行了修建和扩建,发展为热闹繁荣的乡镇。

历代有许多文人学士登临西塞山,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从不同侧面描述了西塞山的壮观景色。唐代张志和的千古绝唱非常形象地表达了我游览西塞山的感受。

(曹祥本)



[民间文学] 说起西塞山,铁索沉江的故事流传最广。

东吴孙权曾与曹操、刘备三分天下,可算得上一代枭雄。可到了他的不肖子孙皓手上,就被断送了。那孙皓即位后,只知道吃喝玩乐,享受荣华富贵,再加上只重用小人,搞得朝政腐败,民不聊生,朝野上下怨声载道。晋国的司马炎认为灭吴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大举伐吴。于是,司马炎选定70高龄、智勇双全的王濬为龙骧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发兵二十多万,兵分六路,浩浩荡荡,直扑吴国而来。消息传来,面临灭顶之灾的吴国君臣,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一片慌乱。情急之下,不知谁站出来向孙皓献上一“良策”:“黄石的西塞山,峻峨横江,地势险要。那里江面极为狭窄,水流湍急,可在山上拉起铁索,横拉江面,挡住晋兵东进的船只,再打造众多的铁锥,放置江底,又可扎漏晋兵的船底,让敌军船沉人亡。这样岂不解了吴国之危吗?”这一愚蠢的建议,令孙皓及其君臣的眼睛为之一亮。他们立刻广召铁匠,连夜支起炉灶,打造铁索和铁锥。煞费苦心地把这些东西运到西塞山等要塞,先把一丈多高的铁锥每隔数十米一个放入江底,又在西塞山上拉起拦江铁索,妄图以此挡住晋军的攻势。当晋兵密探把这一情况告知王濬时,他哈哈大笑,说道:“此乃雕虫小技,岂能挡住我百万大军?”并立刻命令士兵建造数十条竹筏和木排,并交待士兵在竹排前放上长约十丈,大十余围的火炬,里面灌上麻油,竹筏行至西塞山,只要遇见铁索拦住去路,便点燃火炬,烧那铁索。在大火的烧烤下,铁索纷纷断裂沉到江底。他又命令士兵将木排放入江中,那些铁锥全扎在木排上,被剔除得一干二净。王濬则率大批战船紧紧跟在后边,冲破要塞,势如破竹,一路杀过来,一直攻到吴国京城。那昏君孙皓见大势已去,为了保命,只得向王濬投降。吴国从此灭亡。

如今,西塞山脚下有一块矶头石,那上面仍留有铁柱,如茶杯口大小。由于年深日久,浪蚀水浸,只留下二、三寸长短,露在地面上。每逢枯水季节,如果乘小船上岸观看,还可以看得更加真切呢!

(黄葆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