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五溪山色》诗词散文赏析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五溪山色》原文、赏析、鉴赏

源于九华山,由龙(潭)溪、漂溪、舒(姑)溪、曹溪、濂溪汇流而成,于六泉口合为一流,九华十景之一,经九华北麓的五溪桥向北注入长江。古有“天台为首,化城为腹,五溪为足”之说。五溪桥是入九华山境登高的门户之一。伫立桥畔,横岭侧峰,溪水清流,云布遮山,风举云动。桥南望华禅寺附近有二圣殿、圣泉、六泉等山水相映景色迷人的景点。“江上亭亭九朵莲,游山不及看山妍”。游人登山之前总要在此饱览山岚景色。当年元朝文宗皇帝巡游江南,来到五溪写下“今日五溪桥上望,画师犹自欠功夫”诗句赞美。六泉口南,约10公里的地方,有后人为纪念金地藏两位舅舅出家继而修建的二圣殿。二圣殿西南处,有一宿庵。庵西有无相寺。过二圣殿南行是甘露寺。甘露寺是九华第一名胜,与祗园寺、百岁宫下院、东崖禅寺并称九华四大丛林。甘露寺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竣工时,满山松竹翠盈,皆滴甘露,并兼取义佛经,名为甘露寺。附近还有位于上下华池之间的龙池,又称龙潭池。此处自古就是风景名胜之地。顶上有古庙,名龙池庵,原名清隐庵,为唐代诗僧神颖所建。池畔有观池台,池前古道上可观望鹰山、伏虎古洞、燕子洞、观音洞等名胜。

〔古诗文赏析〕 道中望九华 元·图帖睦尔

昔年曾见九华图,为问江南有也无。

今日五溪桥上望,画师犹自欠功夫。

元代的文宗皇帝是一位喜欢舞文弄墨之人。他的《道中望九华》盛赞了九华山的秀丽景色。

“昔年曾见九华图,为问江南有也无。”以观九华图不知是否有无其景这种疑问句式起,造成悬念,引发下文。后二句“今日五溪桥上过,画师犹自欠功夫”,补足上文,既是上二句的答案,又耐人寻味,使人产生自由联想的天地。作为一国之君,应该是见多识广,而当他看到九华山的美丽画景时,他曾经产生过怀疑,不知这画上的景象是否存在,故有发问,而过了数年之后,得以亲临此地,观此境界,便觉不虚。不惟不虚,且更有画不如真景美之叹。此诗没有具体写出景物的状貌,只是以画作为比衬来写真景之美。美的具体表现,只有从他的赞叹中去想象了。这种写法似乎有些不尽如人意,但以皇帝的身份做如此的赞美,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只要根据他提供的线索去走一遭,便能领会其中的妙处了。如一位出色导游,在带领你去游山玩水时,并不是喋喋不休地跟你详叙,而是稍加点拨,让你自己从中领会,反而能给你以更多的信息,让你产生一种非游不可的渴望。

元文宗皇帝指示给我们望九华的立足点是在“五溪桥”,这里被称为是观赏九华山景最好的地方,而“五溪山色”,作为九华十景之一,自有其妙处。清代周赟有《五溪山色》(《九华十景诗》之一)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写足五溪山色之美,不妨与前诗并读。

(周家群)

〔现代散文〕 五溪是进入九华仙境的必经之路。

从贵池乘车来九华,途经五溪时,必须越过“五溪桥”。其实历史上的五溪桥是明万历年间修建的。相传古桥造型优美,雕镂精致,可惜已经毁坏,仅有古老的桥墩仍屹立溪中,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当年造桥时,桥西小丘上还建有“望华亭”。亭已不存,但此处动人的景致、以及可眺望九华的极佳角度,每每令游人在上山之前都要在此伫立片刻,以观赏那亭亭九莲、溪水清流的景色。正应了古人的“五溪观九华,可观全貌”之言。在乌云如墨笼罩九华时,便可见双峰对峙如门,风移云动,似米家山的泼墨山水画。天气晴朗时,崛起于东方的帻峰,云绕峰顶,如古代的冠冕,故又名“云冠峰”;与之紧紧相连的是云鹤峰。东南一望,天台、莲华、十王诸峰横聚在云表之上。阴晴明晦,气象万千,绚丽的画面层出不穷。

从五溪桥进发,经帻峰、云鹤峰下,再沿溪南行,出峡谷不远便到六泉口。所谓“六泉”,是一口浅井,井里有六个泉眼。从六泉口到二圣殿,及庙前街迄西洪岭,方圆十余里地一片平坦。四周群峰环抱,巍峨叠翠,白云袅袅;低处岵岭逶迤,松竹并茂,茶园葱绿。山间溪水潺缓,两岸芳草萋萋。穿过阡陌纵横的田野,经二圣殿、一宿庵、大桥庵,行不久,便可见一座三四层楼阁的寺庙,寺前古木参天,寺后松竹繁茂,这便是甘露寺。甘露寺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寺的正门,建造得独出心裁,进门即见后墙,不与院落相通,到大殿要从两头山墙小门进去。过去要出西墙小门绕上山坡进二道门到院内,东小门与登山石路衔接。如今的登山公路,从西南角而来,环绕而过。寺院的大雄宝殿,古色古香,顶盖琉璃瓦,宽深各五间,雕花槅扇,庄严古朴。殿前有三进串通的串楼,楼角内有暗阁楼,由山门至顶共四层。楼阁上下分别为玉佛楼、禅堂、法堂、方丈寮和接待云游僧人的“云水堂”。甘露寺殿宇完整,楼阁整齐 背倚青山,淙淙泉水从殿角流来,富有诗情画意。古人宿此寺中,曾有“屋角泉声落,床头岚气过”;“到此禅关宿,方知山色多”等诗句。

甘露寺其上两里,便到了龙池。这里上有古庙,下临深渊。山顶的古庙,名为龙池庵,原名清隐庵,为唐代诗僧神颖所建。神颖在此写出大量描绘景色、抒发情怀的诗篇,常和一些文人雅士盘桓于此。新近修缮一新的龙池庵殿堂,殿后可远眺山景,寺前可俯瞰龙池深涧。是游人在途中小憩,观赏“龙池飞瀑”的佳境。九华溪,千尺泉两水相激,汹涌澎湃,洪峰高达数丈,“浪花眼底千层雪”,喷沫跳跃,珠花四溅,大者如水晶球滚动,落入弄珠潭,成为“神龙弄珠”奇观。天气晴朗时,青山为壁,蔚蓝天空和一轮红日都映入池潭,层层波浪闪耀着点点金光,凝眸注视水底,象一幅生动的图画。冬天的龙池,则“玉树郁玲珑,天籁韵萧寥”,别是一番景象。在多雨时节,即使是晴空万里,一旦池内冒出一缕白烟,必兆下雨。那缕轻烟,袅袅上升,由细而粗,由缓而速,以至喷薄而上,如烟柱,似玉楼,升至半山腰,便随风飘动,散向四空。少许,便彤云密布,不是大雨滂沱,就是一场毛毛细雨。雨后,残云薄雾最后总是飘至龙池水面便倏忽不见,仿佛被龙池一口吞没似的。这风云变幻的奇景,被称作龙池“吞吐云雾”的奇观。

(个竹)

〔民间文学〕 竹禅是清朝的一个和尚,特别擅长画竹,他的师傅便引荐他到九华山甘露寺画竹。还给他取法名叫“竹禅”。

甘露寺是九华山上山必经的第一座大庙。寺庙完全淹没在竹海之中。竹禅被那无边的竹海迷住了,整天在竹林中写写画画。竹禅画的竹子,就和真的一样,师兄师弟们都赞不绝口。

一天,竹禅又去画竹,竹禅一心一意地描竹画鸟。正在这时,从山下上来一顶大轿,轿上坐着一个白发老人,他是朝中一位大臣。大臣问竹禅:“小和尚,你画竹怎么只画竹的中间部分呢?”竹禅回答说:“贫僧腹中空,爱画竹中心;看物不看头和面,看脚难知深和浅。要想分清好和坏,中间部分能分辨。”大臣听后,沉思片刻,又说:“竹子能分好坏,那么,人在你的笔下,好坏能画出来吗?”竹禅说:“人好还是坏,画人先画心,是红还是黑,笔下不留情!善良我描绘,还能画活神!”

大臣听了竹禅的话,十分惊讶,觉得这个小和尚不平常,看物看得透彻,看人看得深刻,还真是个人才呀!回朝以后,他把在九华山拜佛的所见所闻一一向慈禧禀报了,当讲到竹禅画竹时说:“那和尚不简单,不仅把竹子画活了,还能把好人坏人分清,并能画活神。”慈禧听后,勃然大怒:“小小出家和尚,竟口出狂言。速去九华山,拿白绸一丈,叫那和尚画身长丈二的观音像,一昼夜内画好,否则提头来见我!”

大臣一惊,这不是刁难吗?一丈的白绸怎么能画出丈二的观音呢?可是事到如今也没办法了。

朝廷派人将圣旨送到九华山甘露寺,向竹禅和尚宣读了圣旨。在场的佛徒都惊呆了,竹禅却毫不畏惧,说:“小僧领旨!”

第二天,竹禅和朝廷命官一道进京,将画面呈太后。慈禧接画一看,原来画面上是个弯腰观音,慈禧大声道:“大胆和尚,我让你画丈二观音,你怎么画个弯腰观音?来人!把这和尚拉出去斩了!”竹禅不慌不忙地说:“一丈白绸,我画出了一丈二的观音,弯腰一丈,直腰丈二,不信请量。”“为什么非画弯腰的?”竹禅说:“太后是我朝之主,是佛爷。今天是佛爷寿诞之日,观音弯腰是向太后拜寿的!太后,您看,观音满面笑容,正低头弯腰向太后拜寿呢。”

慈禧听了,赶忙站起来,对着弯腰观音像看了又看,满心欢喜,满肚子的怒气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慈禧想:今天这寿诞大喜之日,连观音都弯腰向我拜寿,真大吉大利也。于是,封竹禅为“天下第一画师”。九华山的甘露寺也因竹禅的“弯腰观音”更加出名了。

(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