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行·唐·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唐·刘禹锡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鸳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 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 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 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 蓼花缘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 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 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 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 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 长安北望三千里。

刘禹锡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至朗州当司马,从永贞元年(805)十月起,在朗州一共住了十年。这十年间,他的心情是郁郁寡欢的,虽然他的斗争精神并未因此而减弱。他曾经想起了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们的命运是何其相似。当他听到南方人唱歌的声音,他又想起了北方的长安,路途阻隔,何时能结束这种痛苦的生活!这种思想时刻萦绕在他的心里,因此,即使在他写《采菱行》这首描绘南方风俗的诗的时候,也要发抒一下自己的这种心情。不过,我们今天来欣赏这首《采菱行》,除了要了解刘禹锡这个人外,我们倒要欣赏一下他为我们描绘的一幅采菱的画面,这倒会使我们得到美的感受的。

在一个天高气爽的秋天,作者来到了武陵(今湖南常德市)县西七里的白马湖畔。只见白马湖水平荡荡一片。紫色的菱角如锦绣一般铺在水里,水面上浮游着彩色的鸳鸯。这已经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了。读了“白马湖平秋日光”一句,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孟浩然的诗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来,可是在孟诗里还没有如此色彩鲜丽的菱角和鸳鸯,更没有下面的“荡舟游女满中央”,这是由于各人所要表达的内容不同的缘故。拍打着翅膀的鸳鸯,铺在湖上的锦绣般的菱角,映衬着美丽的采菱的姑娘们,这是刘禹锡展示给读者的一幅采菱图画。当然,这幅图画不是静止的,你瞧,那姑娘们专心一意地坐在船上采菱,两只巧手如同穿梭,身旁发生的一切,她们都不顾及。原来她们互相面对面地在“争多逐胜”呢!瞧她们将兰木桨轻轻一转,在微风激起的波浪上船儿慢慢地移动,她们长头发梳成的环形发髻和轻软的衣袖,在摇动着,显出不整齐的样子,而她们头上的发钗,手上的钏镯,清楚地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在明镜般的湖面上,跟着微波荡漾。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一会儿,姑娘们看见太阳快要落下去了,她们“笑语哇咬”,是多么地愉快。“哇咬”,指动听的声音。在点点的蓼花之中,小船沿着湖岸回来,而姑娘们扣舷而歌,充满着劳动的喜悦和愉快。她们用野生的蔓草把船儿系住,一起熙熙攘攘地走上了市桥畔的码头,这时候,她们长长的衣裾上,还沾满着水萍,透露出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来。这开头的十二句,是这首诗的主要部分,主要写采菱姑娘的活动。在这里,透露出青春的活力,劳动的愉快,大自然景色的美丽,充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积极的情趣。

接下去四句写估客们晚上的活动:沽酒、买菱、宵饮、醉歌。“家家竹楼临广陌”是说姑娘们的家是在竹楼之上,而这些竹楼下临着“宽广的道路”,这就为引出估客作了准备。这里的“广陌”原指宽广的道路。“陌”是道路的意思。在这首诗里,我们以为,可以引申为水上的通道。即家家的竹楼下临着广阔的水道,这样解,才和“下有连樯多估客”能联系起来。竹楼的下面有一条连着一条的大船,上面多是一些“估客”,即商人。商人们拿着酒觞,吃着菱角,夜里经过这些竹楼,“醉踏大堤相应歌”,带着醉意,踏着大堤,互相唱着歌儿。这种买菱宵饮的估客生活,大堤踏歌的武陵风俗,作者是轻轻点过的,因为不是这首诗的主要部分。

最后四句是写作者因估客唱歌而引起的感慨。一曲南音,勾起了诗人贬官武陵而心系长安的迁客情怀,如同屈原放逐沅湘而怀念郢都一样。人想:这就是当年屈原放逐的地方啊,现在是月色照着水波,白色的水气在飘浮,仿佛使人产生了一丝寒意。何时才能离开这里而到首都长安去呢?“三千里”是指离长安的距离。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倾耳而听,昂首而望的情状,其艺术形象是十分动人的。

史称刘禹锡在贬官朗州期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词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旧唐书本传》)这首诗就是这样,作者在小序中写道:“……古有采菱曲,罕传其词,故赋之以俟采诗者。”因此,诗中洋溢着一种民歌风味,虽然不象《竹枝词》或《杨柳枝词》那样本身就是优秀的民歌,然却颇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水乡情调,显得清新,活泼,可爱。古代诗人向民歌学习,使他们的创作到达了一个新的境界。这同样是我们新诗发展的道路。我们读了刘禹锡这首诗,恐怕也能体会到一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