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魏源
溪山雨后湘烟起, 杨柳愁杀鹭鸥喜。
棹歌一声天地绿, 回首浯溪已十里。
雨前方恨湘水平, 雨后又嫌湘水奔。
浓于酒更碧于云, 熨不能平剪不分。
水复山重行未尽, 压来七十二峰影。
篙篙打碎碧玉屏, 家家汲得桃花井。
魏源,清中叶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海国图志》是我国历史上较早并系统地介绍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名著。除此之外,魏源自称他的诗歌“十诗九山水”,在他的《古微堂诗集》中保存了大量的山水诗。《三湘棹歌》就是其中的名篇之一。
《三湘棹歌》共三首,分咏资湘、蒸湘和沅湘。关于“三湘”,史说不一,通常的说法有两种:一说“至永州与潇水合曰潇湘,至衡阳与烝水合曰烝湘,至沅江与沅水合曰沅湘”,另一说以潇湘、资湘、沅湘为三湘,其中的资湘是指资水与湘水相合而言。魏源是湖南邵阳人,家在资湘边上,故于诗前小序中说: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资湘亦名潇湘,《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由诗前的小序,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三湘的沿革十分熟悉,且对故乡山水深深地眷恋。这种眷恋和热爱之情在《蒸湘》诗中表现得更加浓郁深沉。
《蒸湘》共十二句,每四句一韵,在内容上也是以四句为一个独立的层次。第一层的四句是总写蒸湘烟雨和夏日蒸湘风光。雨后的溪山分外青翠、葱茏,薄薄雾气象一抹轻烟笼罩着湘江上下,给蒸湘的风景又增添几丝朦胧和神秘。“杨柳愁杀鹭鸥喜”,是以拟人的手法,衬托着写出夏日雨后的江岸风光。一场夏雨,摧折了江岸的杨柳,可是,夏雨也给江边的水鸟带来了凉爽和清新。它们在雨后初晴之际展动翅膀,引颈长鸣,与残柳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照。在这风景如画的江上行舟,自然是心旷神怡,别有情趣。竹篙拨水,歌声阵阵,舟行如飞,转眼就过了浯溪。浯溪,在湘江西岸,距祁阳县城约两公里,自唐以来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地。三、四两句虽属虚写,但“回顾浯溪已十里”一句,渲染了诗人留连湘江美景的心情:船行太快,转瞬而过,美不胜收的蒸湘风光还未能很好的领略,就已经船过浯溪了。
第二层四句专写湘江之水,以雨前雨后湘水动态,描绘出迷人的湘江。夏雨之前,湘水平静地流淌;夏雨之后,众水汇合,湘水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后两句呼应前文,这平静流淌的江水,“浓于酒更碧于云”,它浓得象一杯醉人的酒,它绿得象天边的一片云。那奔腾咆哮的江水,“熨不能平剪不分”,它奔腾的波浪是无法熨平,也无法剪断的。作者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双重比喻,把迷人的湘江比作祖国大地上一条熨不平、剪不断的彩带,也暗喻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湘江之水熨不平,诗人的乡思也熨不平;湘江之水剪不断,诗人的乡情也剪不断。“熨不能平剪不分”一句,把全诗的“乡国之思”推上了高潮。
第三层总写蒸湘两岸的风光。远处,山重水复,衡山七十二峰接踵而来:祝融峰、天柱峰、紫盖峰,山山雄伟;莲花峰、芙蓉峰、烟霞峰,峰峰秀丽。诗人没有正面写蒸湘两岸山峰起伏、重峦叠嶂,仍是紧扣湘水,写七十二峰在湘江中的倒影。舟行飞快,这倒影如同迎面扑来。一个“压”字,写出了衡山七十二峰的雄伟奇崛,也写出了诗人对眼前应接不暇的壮丽景观的赞叹。近处,篙桨翻动,碧绿的江水翻起朵朵白色的浪花,好象是在打破碧玉的屏风。江边的人家依江而居,在江边汲水、洗衣,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桃花盈开的季节,往往是春水上涨的时候,因此古人把春汛之水称为桃花汛或桃花水。诗中的“桃花井”显然是化用了桃花水的典故,把湘江之水视为自己家的井园之水,既是诉说湘江给人民带来的种种便利,也是进一步表达诗人对湘江的家园之思。
魏源一生到过许多地方,曾刻有小印称“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每到一处名胜之地,就题辞歌咏,留有诗篇。魏源的山水诗,不重在刻画描摹山水景物,而是善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山水情思,借以抒发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郭嵩焘称其山水诗“奇情诡趣,奔赴交会”,这首《蒸湘》就可见其山水诗风之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