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散文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侨寓福州建阳。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历知南康军、秘阁修撰,宝文阁待制等。
他治学严谨广博,且广注经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及自然科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他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理、气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学理论体系,世称“程朱学派”。
他还是一名有成就的教育家,从事教育五十余年,认为“为学之道,莫发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顺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甲宣行宫便殿奏札二》)他还吸收当时科学成果,提出对自然变化的某些见解。他的理学地位越来越高,一直成为统治者笼络民众的理论工具,及至明清时期,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博览与精密分析的学风,也为后代学者所推崇。在日本德川时代,“朱子学”也颇流行。主要著作有《朱文公文集》(亦称《晦庵集》)和后人编辑的《朱子语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