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词·辛弃疾·满江红》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两宋词·辛弃疾·满江红》辛弃疾

辛弃疾

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 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11),今犹昔。

注释 ①杨济翁:杨炎正,字济翁,诗人杨万里的族弟。周显先:其人不详。②径:直截了当地。③“能消”一句:有人生苦短之意。《世说新语·雅量篇》载阮孚好屐,有人去见他时看到他一边吹火蜡屐,一边感叹道:不知人一生能穿几双木屐。緉(liǎng),一双。屐(jī),木鞋。④尘劳:风尘劳苦。⑤“三十九”句:回顾过去的三十九年人生,都是错误。《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⑥“吴楚”二句:唐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极言洞庭湖的宽广,这里借指东南一带地域宽广。坼(chè),裂开。⑦“英雄”二句:《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曹操曾与刘备论时事,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敌,匹敌。⑧了无:一点儿都没有。⑨“楼观”一句:化用苏轼《送郑户曹》诗句:“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⑩旌旗未卷:指战事未休,复国大业未了。旌(jīng),用牦牛尾或兼五彩羽毛饰竿头的旗。也泛指旗。(11)转相寻:辗转相继,循环往复。

松荫聚饮图 【元】 唐棣 上海博物馆藏

鉴赏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辛弃疾在大理寺少卿任上不足半年就被调任为湖北转运副使。他从都城临安出发,经由运河至扬州,然后溯江而上至鄂州。途中在扬州停留时,曾与杨万里的族弟杨炎正会晤。杨炎正的词集《西樵语业》中有不少与稼轩唱和的作品。两人这次会面,曾同舟过镇江,登多景楼,杨氏作《水调歌头·登多景楼》,抒发“报国无路空白头”的感慨,稼轩有和作。

全词两个部分,遵循的是一条清晰的从个人经历到普遍人生哲理的路径。个人经历可以概括为往事如梦和一切皆非。对“梦”的处理,沧桑中含着诙谐,诙谐里带出沉痛。不论是这次从临安出发到扬州,还是几年来因为频繁调官而在建康、江西等地间奔徙,过眼的山川都好像旧时相识。顿挫之后,作者为这种熟识感找到了答案,原来眼前的江山都是曾经梦到过的,自己已经在梦里走遍了江南江北。果真如此吗?稼轩在南归初江阴签判任满后曾有过一段相对自由的漫游吴楚的经历,其后在建康、赣州等地为官,也大体游走于吴楚一带,这一带的山川自然是看过不少了。但为何只是似乎相识,而且要托言为梦中相识呢?因为南归以后宦游各地,虽多历山川胜境,但“此生非我有”,一切都如过眼云烟,不能常驻脑海。尘事纷繁,忧患丛生,十几年光阴已令人心生沧海桑田之感。过眼溪山,前尘旧梦,很快便恍如隔世。此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另有深意。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恢复无期,跨过长江、遍游江南江北的愿望只能在梦中实现。稼轩后来在《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一词中写道:“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才是现实中遍历的江南江北。睡梦中,是曾走过的大江南北的河山;梦醒来,眼前依然是大宋的万里江山。两者虽是梦境或想象,但词人的满腔报国热忱已表露无遗。

词人自嘲羁于仕宦,困于尘劳,不得自主,辜负平生,同时也是在抒发报国功业不得建立、空有一腔热忱的愤懑,然而这种愤懑在词作中被含蓄地化解于阮孚和蘧伯玉的典故中。阮孚一边为木屐上蜡,一边感叹人生短暂无常,虽感叹却神情闲畅。稼轩在词中承继了勘破人生的高人的闲散情韵,表达了忘却营营、遍游佳处的愿望,还举重若轻地自嘲往事皆非。“长为客”的自我定位,不仅是对于不能及早归隐的自责,而且反映了“归正人”的现实苦恼。

稼轩《南乡子》词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写曹刘英雄,而意在孙权,当时堪与曹刘争雄的唯有孙权。本词“曹刘”句的意思与之相近,而且同样用了歇后手法。他对孙权是相当倾慕的,如今游宦的吴楚一带当年正是孙吴的地盘,然而东南江山的恢弘气度和孙吴的功业都已为时间掩埋,被不思恢复国土的苟安情绪取代。“楼观”两句是工对,“人去”和“头白”不难让读者联想到这一时期的稼轩职务调动之频繁。是年,他在大理寺少卿任上还不足半年,旋即被调往湖北,如此频繁地变更自然难以施展才略。从长远来看,宋金的战事未休,而自己已生华发。词作结尾试图通过对普遍的人生哲理的感悟,超脱种种无奈、愤懑和忧患:人生哀乐本相继,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刘珺珺)

集评 清·陈廷焯:“起数语便超绝.回头一击,鱼龙飞舞,淋漓痛快,悲壮苍凉,敲碎玉唾壶。”(《云韶集》卷五)

俞陛云:“《满江红》词易于纵笔,以稼轩之才气,更如阵马风樯。但豪放则易近粗率,此作独疏爽而兼低回之思。”(《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链接 词之用事。在词作中引用前人的成语、传说或典故,抒情写意,谓之用事,也称使事用典。初期歌词,风貌天然,极少用事。文人开始大量填词以后,逐渐注重使事用典。北宋末年以来,这种技法爱到普遍重视,成为作词的主要技法之一。李清照《词论》重“故实”,是宋人在理论上的表达。辛弃疾词尤好用典,被人们讥为“掉书袋”。然用事恰当,能够丰富词的表达意蕴,使词的风貌更为典雅。张炎《词源》卷下认为“词用事最难,要体认著题,融化不涩”,用事“不为事所使”。(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