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苏轼
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径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此词用贺方回词原韵。贺方回,名铸,宋代大词人之一。
此词是为送伯固归吴中而作。伯固是苏坚的字,他博学,能诗,与苏轼过从甚密。东坡自黄州移汝州,伯固与之同游庐山。苏轼在杭州太守任内对西湖的若干建设如开湖、筑堤、疏河等,多半出自苏坚的建议和设计。东坡后来贬官至琼州,当他以65岁的高龄遇赦,自海南归来时,伯固在南华相待。
这首词表面看来是一首送别友人归里之作,但实际上写的是自己盼望“归去来”的情思。伯固于元祐五年(1090)随从苏轼在杭州治理西湖,至今已整整三年未归吴中故里。“遣黄耳,随君去”用的是《晋书·陆机传》中的典故:陆机有黄耳犬,能从洛阳带书信到吴,又能从吴带回信到洛。这两句的意思是:希望能有一只陆机的黄耳犬似的狗随同你去,待你返里后能把你的音信常常带给我。后四句是嘱咐伯固回到吴中时,切莫在呼船渡河时惊动那些水上的自由来往的飞鸟,因为在那河湾港汊的桥头都有我当年行走经过的足迹——这里“莫惊鸥鹭”一语用的是“鸥鹭忘机”的典故。《列子·黄帝》云: “古时海上有好鸥者,每日从鸥鸟游,鸥鸟至者以百数。其父曰: ‘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次日至海上鸥鸟舞而不下。”古人认为:人无机心,则异类与之相亲。这里苏轼是委婉地讽劝伯固应和自己一样不要存世俗机巧之心。“老子”是宋代年老者自称的习惯用语,苏轼年长于伯固,且已年高,故如此自称。
下片一开首即以“辋川图上看春暮”二句,把上片隐含的归隐之情初步明朗化。辋川图是王维绘在蓝田清凉寺的壁画,王维曾作过尚书右丞,过去习惯上称他为王右丞。这里上句说“春暮”,下句说“归期”,是用王维《归辋川作》: “悠悠远山暮,独向白云归。”小蛮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家妓,能歌善舞,这里苏轼借指他的爱妾朝云。《薰风词话》卷二中云: “‘曾湿西湖雨,是清语,非艳语,与上三句相连属,遂成奇艳,绝艳,令人爱不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