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浣溪沙·晏殊》翻译|原文|赏析|评点

诗词鉴赏《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②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③香径,花间小路。

这首词集中体现了晏殊的词风,含蓄典雅,圆融温润,善以清词浅语表现闲雅富贵的生活愁绪。词的内容主要是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词的上阕主要写持酒听新词,意兴无穷,但是突然记起去年的此时此景,感到光阴的流逝,不可追回,虽有富贵,犹有不足,因而未免深深叹息。首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化用白居易“花枝缺处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长安道》)之意,以诗酒作自我排遣。后面二句“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是说景物依旧,但过去的一切,都像夕阳西下,一去不复返。“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吟》),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说,人已经不是去年的人了,虽然景物没有变,但人却在变,隐然有一种惜春叹老之情。

词的下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慨。花落水流,美好事物的衰亡不可抗拒,燕子去而复来,春天来了又去,可是青春却一去不归,酒阑人散后,莫名的闲愁涌上心头,在小园花径上独自徘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给读者以充分的美感联想,能产生广泛的象征性。“花落”的衰亡、无情,“燕归”的新生、有情,充满辩证法,思想意蕴远远高于字面的意义、形象。而且,在这里又充满回环起伏、抑扬跌宕的艺术美感,意味异常深长。后人引用“无可无奈花落去”,赋予了它新意,借以讽喻腐朽势力无可挽回的没落命运。

整首词构思精巧,选景典型,作者善于捕捉自己那一刹那间偶然为外物所触发的真实情感。处处写景物和个人的活动,但处处又是抒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真是妙手偶得,是本词的灵魂所在,也是千古佳句。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语言工巧,清丽而自然,有人评价“对法之妙无两”。

●晏殊(991~1055),宋初婉约派著名词人。他七岁能文,少年得志,官至宰相,一生得意,未遇到大的波折,始终过着达官贵人的优裕生活。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政绩,但他荐拔了不少能人志士。他的词基本上承袭了晚唐五代的婉约特点,内容多是官僚生活中的男欢女爱、离情别绪及娱宾遣兴之类,艺术上追求审美感觉,语言精巧而疏淡,凝练而自然。著作颇丰,多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代表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清平乐·金风细细》《少年游·重阳过后》《诉衷情·青梅煮酒斗时新》《踏莎行·细草愁烟》《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玉楼春·绿杨芳草长亭路》《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等。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以春秋时西施浣纱于若耶溪的故事为背景而得名。南唐中主用为词调。《南唐书》记载:“王感化善讴歌,声韵悠扬,清振林木,系乐府为歌板色。元宗尝作《浣溪沙》词二阕,手写赐感化。”《浣溪沙》一调在唐宋时代备受词人青睐,使用频率最高,成为当之无愧的“唐宋词调之冠”。仅《全宋词》中此调就使用七百七十五次。此调所以备受青睐,皆因其曲调曲折,具有轻灵与婉转之美;形体结构具有整饬与变化之美;对偶句式具有画龙点睛之美。另有《浣纱溪》等二十余种异名。此调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

富有生活哲思,是晏殊词的一大特点。《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仅世人喜欢,晏殊自己也非常喜欢,后来他又把这对佳联用在《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一诗中。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这首七律是题与诗侣张先、王琪的。在淡淡的伤春叹逝之中,豁然表达自己及时选材任贤的胸襟。此诗回环委婉,波澜曲折。前四句写景融情,表达暮春时候淡淡哀愁;第三联除了包含在《浣溪沙》中含蓄缠绵的伤春情致,还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暗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人才替代观。尾联翼然而起,豁然呈露主旨,表示要以及时选用良才后进为己任。“游梁赋客”是晏殊引典自喻,汉代梁孝王好宾客,当时才士进出于梁园,风光无限。晏殊亦不惜家资“多称引后进”,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等皆出其门下。赠诗含愁思而不失理智,寓感伤而不失气度,使年轻人受到激励。

细玩一诗一词,作者不舍的意象是:晚春、浊酒、亭台、夕阳、落花,归燕、香径等,构建了伤春叹逝的浓重氛围。特别是“花落”“燕归”,古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逝去和复归,这里同样传达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多少事物的体认。眼前花落委地,令人无可奈何。忽见燕子翩归,似曾相识。在此一念之间,便觉花落复有花开,春去复有春归,日落复有日出。原来,宇宙人生多少事,有一去不返,亦有周而复始。将这种辩证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可见作者体悟的深刻通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