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七言诗·黄鹤楼闻笛》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李 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原诗今译】
我和贾谊一样成为贬官流放长沙,
翘首西望长安云雾苍茫看不见家。
黄鹤楼中听到了曲曲忧怨的玉笛,
太悲戚了,江城的五月落了梅花。
【鉴赏提示】
这首诗原题为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吹笛》,是李白写给一位姓史名钦的郎中(官名)的,但又不是一般的酬赠之作。因为李白曾归永王幕府,以“附逆”罪被判长流夜郎,这首诗就是他流放途经江夏时所作,抒情感怀的成分要多,因此一开笔就自然说到自己的流放。
“一为迁客去长沙”的“迁客”指西汉贾谊,此句用贾谊忠不见察,贬至长沙,后抑郁而死的典故,李白是以贾谊自比。一方面因为贾谊的遭遇暗合了自己的身世; 另一方面,表白自己人品的高洁和节操的正直,还有对唐肃宗及权贵们处置自己不公正的愤懑和不平。“西望长安不见家” 的“家”颇耐咀嚼。这“家”不可能是指李白故乡蜀地,因为自诗人二十五岁离蜀,三十多年来,他并未回过这个家,与家中亲故并未通过讯息,况且这个家与长安毫不相干。“家”也不是指妻子所居,李白妻子从未在长安留居过,李白流判时,妻子在豫章(今江西南昌),也与长安无干。原来,这里说“西望长安不见家”,乃是抒写他的去国之情,表达他眷恋朝廷和此番获罪、恐难再入长安的沉重失望。长安曾是李白意气飞扬过的地方,身为天子近臣,常是侯贵座上之宾。后来虽挥涕离开长安,但再展雄图的愿望并没有消失。尽管他身处江湖,却始终没有忘怀长安。但这一次以“附逆”罪名流放夜郎,重返长安的愿望绝难实现,这即是“不见家”的含义。这两句,前句叙事,后句抒情,有哀愁,有感慨,但总的看来,哀愁和感慨都是淡淡的,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复杂的、更其深广的忧伤,这就有了以下两句。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是闻笛和闻笛所感。诗人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以外的什么地方饮酒,而吹笛的人在黄鹤楼中。数杯闷酒过后,诗人向史郎中说起他被长流夜郎,遂有前两句。正在这时,黄鹤楼上传来了笛声,所吹奏的是传统笛曲《梅花落》。虽然正当五月,并不是梅花开、落的季节,可是诗人却仿佛感到了整个江夏城簌簌地飘下瓣瓣梅花来。从字面上看,这两句是写音乐给人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实际上是诗人更深一层地写自己前途未卜的忧虑和政治上失望的幽愤。这种复杂的感受,因无端而起的笛声,一下子涌上心头,诗人难以一一缕述明白,于是便借这笛声含蓄、沉郁地表达出来了。《梅花落》的笛声飞满江城,诗人的忧虑、激愤也似乎充塞天地之间了。表述是含蓄的、沉郁的,但我们能说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淡漠的么?
按一般写法,先写流放和政治上的绝望,底下再补两句写入夜郎的荒蛮和个人心情的悲凄之类,辞意已足矣。但李白没有按常法去写。黄鹤楼上的笛声,显然是与诗人绝不相干者所吹奏,凭空为诗人的构思添了神来之助。《唐诗训解》说:“唐人绝句类于无情处生有情。”此诗是绝好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