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七言诗·黄鹤楼》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崔颢《七言诗·黄鹤楼》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原诗今译】

传说的仙人乘鹤飞去,踪迹杳然,

把这空阔的黄鹤楼,留在大江边。

黄鹤飞走了,仙人也渺渺不复返,

这一座古楼雨洗云梳,长存人间。

倚楼西望,汉阳的晴树依稀可见,

拭目东瞰,鹦鹉芳草,萋迷如烟。

暮日楼头,看不到哪里是我乡关,

唯见烟波浩淼的江水,碧浪连天。

【鉴赏提示】

据《唐才子传》记载,李白曾登临黄鹤楼,但见龟蛇雄峙,长江东去,欲题诗抒怀,忽然看到崔颢《黄鹤楼》之诗,感叹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敛手无作而去。此说虽无从考证,但后来李白确实曾两次仿崔诗格调写过《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崔颢这首《黄鹤楼》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蛇山 (原黄鹤山) 的黄鹤矶上。相传古代仙人子安曾乘黄鹤到此。又传费文祎登仙,驾黄鹤返憩于此建楼,因而得名。诗的前四句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驰骋想象,写登楼所感。首联破题,以神话传说起笔,用“昔人” 二字带动全联,从而给黄鹤楼蒙上一层飘渺而神秘的色彩。古代的仙人子安早已乘着黄鹤归去,此地只留空楼一座,耸立江边。诗人把传说引到诗中。但这神奇的传说并未给人以美的启迪,却使人产生苍凉激越、若有所失的感觉,并笼盖全篇,为全诗确定了基调。颔联承上启下,感叹仙人已逝,鹤随仙去,危楼空空,白云飘忽,年复一年,悠悠千载,不正隐寓人世沧桑之感么! 诗人登临览胜,面对的却是这一番情景,不禁心潮起伏,感慨良深。这二联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生动而深沉地写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登黄鹤楼最易产生的感受,境邃意深,韵味隽永。同时,诗人在遣词上重叠使用“黄鹤”二字,在格律上也不顾对仗和平仄,或全用仄声,或三平调煞尾,词语不相对,拗律而为之。原因就在于诗人遵循着“诗言志”这一创作原则。当他登高瞩远之际,激荡于胸的情思,如江河决口,一泻千里,容不得迟滞,也顾不了许多作诗的禁忌,而以气行文,“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潜《唐诗别裁》)。读着这样的诗句,使人不但不觉得重叠雷同,不合章法,反而被诗中那酣畅奔放的激情、流畅自如的语言所感染。

后四句写楼中的所见所感。颈联状眼前之景,诗人登楼眺望,只见万里晴空之下,对岸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见,江心鹦鹉洲上的春草葳蕤繁盛,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图卷展现出来,一反上面的苍凉飘渺之象。“历历”二字下承“汉阳树”“萋萋”二字又上承“芳草”。写草,写树,在一联之中交相成对,既使春光物象具出,又使诗句轻灵飞动,一变前两联古体诗的句法而整饬归整。尾联实写登楼所感。夕阳西下,暮色降临,诗人站在高楼上,望断归途路,何处是故乡?江面上迷迷濛濛的烟波,撩拨起无限乡愁,使人怅惘悠悠,归思难禁。这一联揭示题首,照应首联,为同一格调;又与颈联乐景相反相成,对比成趣。把登楼的实感真情直抒出来,且真挚率直,一泻无余。

这首诗,既以气取胜,脉络贯通,又起承转合,章法严谨。首联标其目,引人入胜,颔联“楼破题(首联),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元杨载语),叙仙人乘鹤,杳然一逝,人去楼存,白云千载,两联起承,浑然一体,给人以飘渺茫然之感。颈联忽而一转,晴空万里,草树风物,历历萋萋,又一派好景,与上两联相较,不但衬托出登楼之人的愁绪,也使诗篇波澜起伏,又为抒情蓄势。尾联以江上烟波、日暮怀归作结,照应首联,回到开头那种空灵茫然的境界之中。全诗神功之力,含蕴丰厚,天成地就,堪为“绝唱”,难怪李白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