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贞《七言诗·落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朱淑贞《七言诗·落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朱淑贞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原诗今译】

连理枝头的花儿,正在开放,

妒火中烧的风雨,毁花不让。

司春的青帝你要常为花作主,

莫让花儿散落青苔消逝芬芳。

【鉴赏提示】

谁能忘记暮秋的落叶?遍地枝繁叶茂的绿树,一夜之间就枯黄了,衰败了,随着第一阵呼啸而来的北风,枯叶纷纷坠下,像折断翅膀的小鸟。谁又忘得了雨中的落花,那绽开在枝头的青春生命,颤抖着、呻吟着,在暴虐的风雨中飘摇。带着无尽无尽的忧伤与无奈,跌落了,跌落了……落叶落花,寄托着多少人的绵绵哀思,牵动过多少颗痛苦而敏感自怜的心。诗人正是怀着这样一颗痛楚感伤的心,对着脆弱的春景,写下了这首《落花》。

但在这种惜春和怜花的情感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珍惜,而且包含着一种自怜、对人生短促的叹惜和对生命不能圆满的茫然。也就是所谓的写景以自况,惜花以自怜。《红楼梦》中林黛玉之怜花、葬花最明显也最强烈地表现了这种心态。

人们都知道,唐代的孟浩然也曾写过一首著名的“惜花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在春眠中被欢快的鸟啼惊醒,想来当时还并未完全从梦中清醒,却唯独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和遭受风雨的花。怜花之情写得很是生动。而这首朱淑贞的诗,惜花之情却写得更是直露。起首两句,展开的似乎是一种搏斗的场面,一方面是正在开的弱花,另一方则是满怀妒意的横雨狂风,作者用“正”和“便”两个字突出了其间时间的紧迫,给人这种搏击的紧张感。“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摧”,花开正好,风雨何急!但是在作者眼里,横雨狂风夹着妒意向落花袭来时,已经成为人间暴虐力量的化身,而那正当新鲜、美好而又娇嫩的花枝则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作者眼中不仅仅只有落花,还有落花般不幸的人生、世事:人之无力掌握捉弄人的命运,而人间暴虐的力量往往占上风。这两句实际上是对人世生活的一种概括。

诗人无力改变残酷的现实和苦难重重的人生,只能从内心发出纯真的呼唤: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教纷纷点翠苔。”在乞求司春之神保护花儿,不要落下地成为尘埃的心情中,实际上隐含着诗人对人间幸福和美的呼唤。这种呼唤有点类似于晚清诗人龚自珍写“我劝天公重抖擞”时的浪漫精神。整首的惜花之情,并非是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而是对人生的感慨,诗表达的主要是一种哲理,以落花来写人世的风雨沧桑,以惜花来表达她对人世间不平的愤慨和对美的呼唤。

将这首诗与孟浩然的那首诗作以比较,会使你发现:孟诗的意象和情感更自然,更生动,形象和意念结合得更紧密,更饱满,而这首诗则理大于像,理大于情,如果说孟诗更合于林黛玉所说的: “这是人心自然之音,做到那里就到那里”,那么朱淑贞的诗则是为理而作的诗。这也是宋诗与唐诗的基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