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献王《七言诗·送天师》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宁献王《七言·送天师》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宁献王

霜落芝城柳影疏,殷勤送客出鄱湖。

黄金甲锁雷霆印,红锦韬缠日月符。

天上晓行骑只鹤,人间夜宿解双凫。

匆匆归到神仙府,为问蟠桃熟也无。

【原诗今译】

柳殢花殒,是因九月芝城的霜降,

我殷勤送走天师,在那鄱阳湖上。

杏黄色道袍遮掩着他掌印的雄才,

呼风唤雨的日月符深深藏在绛囊。

天师的神通,白昼骑鹤杳然无影,

夜里在人间宿住,解下仙凫一双。

此刻呀,天师匆匆地回到神仙府,

要亲自问问,那蟠桃是生还是熟?

【鉴赏提示】

诗是一种高度凝练概括的艺术。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作者在取材、构思、锤炼字句上下功夫之外,善于“适要”——也即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描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就宁献王的这首《送天师》来说,作者要表现的思想内容也许是比较简单的,但由于他善于“适要”,所以这首诗仍写得形象鲜明,韵味隽永,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在这首诗中,所谓事物的本质特征,一方面固然指作者善于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应看这些特点是否能突现他送别道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先来看诗的前两句:“霜落芝城柳影疏,殷勤送客出鄱湖。”诗中的“芝城”,即江西鄱阳。本来,作者直言之也未尝不可,但他为了把这个地方与它北面风景秀丽的芝山联系起来,突出诗的意境美,特意选了这个词。这还不算,作者还在芝城前加“霜落”二字,在其后加了“柳影疏”三字,不仅一下子就点明了送别是在深秋的清晨,而且还给美丽的芝城罩上了一层洁白的纱雾,添上了几笔摇曳多姿的柳枝。这些描写一方面固然抓住了深秋清晨的景物特征,更重要的是它有力地衬托了作者殷勤送客的心情。另外,这里“出鄱湖”的“出”字也用得颇为巧妙。它不仅含蓄地表现出尽管天色尚早,可他却送了一程又一程,直送“出”鄱湖还不忍离去的意思,而且也暗暗地点了“送天师”的题,使一个很平常的句子顿时增色不少。

我们再来看诗的三、四句:“黄金甲锁雷霆印,红锦韬缠日月符。” 这是通过对天师穿着的描写来表现自己仰慕天师,不忍与之离别的心情。同样,这种穿着的描写也非常具有特色。送别者既然是“天师”,作者也就着意抓住他身上穿的“黄金甲”,所谓“黄金甲”,不过是天师黄色的护身法衣而已,作者给它安上了这么响亮的一个名字,其敬仰之情也就豁然可见了。所谓“雷霆印”,只不过是天师的印符而已,作者给它冠之以 “雷霆” 二字,似乎又给天师增添了无穷法力。同样,“红锦韬”不过是一个红丝袋,“日月符”不过是一些召神驱鬼的纸笺,作者之所以要在描写中突出它们,一方面是由于这是“天师”所特有的,另外对于它们的神化,更能表现自己崇敬之情。

紧接着,作者又着意描写这位天师的本领: “天上晓行骑只鹤,人间夜宿解双凫”。本来,晓行骑鹤,身着双凫,只是传说中的仙家生活。既然宁献王和这位天师是好朋友,想必他没有见到过这些事情。但是,作者不仅这样写了,而且还写得神乎其神、煞有介事。这是因为:其一,这样写有利于抓住天师的特点,把天师写得仙气十足,非同一般;其二,这样写更有利于表现自己敬仰天师的心情。甚至于天师的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神秘、高雅,既不是凡人所能想象,也不是凡人所能亵渎的。

诗的最后一联富于浪漫主义特色,恐怕也是诗人的最得意之笔:“匆匆归到神仙府,为问蟠桃熟也无?”既然天师能“晓行骑鹤”,那么归到神仙府也就是很自然的了。“匆匆”二字,既写出了天师急于回归的心情,也隐隐地照应了前文的清晨送客;“归到神仙府”,既写出了天师情趣的高雅,也准确地抓住了天师“晓行骑鹤”的特色。这不仅使诗的结构更加严谨,同时也更巧妙地表现了作者的仰慕之情。“为问蟠桃熟也无”,看似明白如话,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许多意思:首先,它点出了送天师的原因——既然天师去仙界去看“蟠桃”,那么无怪乎作者一清早就要送他走; 既然送他走了,但却依依不舍,直“出”了鄱湖仍不忍离去。其次,进一步写天师的高雅,他不仅能“晓行骑鹤”,而且吃的是蟠桃,住的是“神仙府”,确与一般的俗流不同。另外,既然天师是这么高雅,那么,天师的朋友当然也就非同一般了! 天师能骑鹤云游,那么作者何日能大彻大悟,羽化成仙呢?因此,纵观全诗,虽然思想内容相当平庸,但他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含蓄地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手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