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研究《清平乐》

毛泽东词研究《清平乐》

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秋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创作背景】

1928年底,以蒋介石为总头目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中国,但国民党新军阀各派系之间为抢夺地盘而进行的明争暗斗却愈演愈烈,终于以刀兵相见,大打出手。1929年2月21日,桂(广西的简称)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制造长沙事变,赶走了亲蒋介石的湖南省主席鲁涤平。3月26日,南京政府下令免除李宗仁、白崇禧等人本兼各职,听候查办。次日,蒋介石派遣三路大军进攻桂系军阀控制下的武汉。由于桂军将领杨腾辉等被蒋介石用重金收买,阵前倒戈,4月4日,武汉桂军总退却,南逃广西。5月至7月,蒋介石又指使广东军阀陈济棠、湖南军阀何键等进攻广西,战争以桂军失败,李宗仁、白崇禧相继出走而告终。历时达四个月之久的蒋桂战争,给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会。毛泽东等及时抓住战机,先是于3月中旬率红四军由江西进入福建西部,攻占了长汀;随后又回师江西,创建了赣南苏区;5月中旬,又乘闽西军阀赴广参战、老巢空虚之隙,再度挥师入闽,迅速开辟了闽西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二次入闽后的一系列军事胜利,滋长了红四军党内一些同志中存在着的单纯军事观点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同年6月于龙岩召开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就建军原则、作战方针及建立根据地等重大问题与这些同志发生了争论。结果,错误思想占了上风,最后选举时,毛泽东未能继续当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但他并不气馁,而是耐心地等待同志们的觉悟。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后,他一边养病,一边在中共闽西特委指导工作,领导当地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

本篇,就是红四军及闽西苏区党和人民这一段斗争经历的生动记录。



【注释】

〔风云突变〕喻指政治形势突然发生大的变化。

〔军阀句〕在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曾有过1920年7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等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反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的直皖战争;1922年4月至5月、1924年9月至10月的两次直奉战争(曹锟、吴佩孚与张作霖之间的混战)。大革命失败后,又有过1927年10月李宗仁与唐生智争夺两湖之战,11月至12月张发奎与李济深争夺广东之战等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战争,1928年4月至5月国民党新军阀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各系联合起来与奉系军阀张作霖争夺华北的战争。如今,国民党新军阀之间又发生了蒋桂战争,故曰“军阀重开战”。

〔洒向句〕谓军阀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只是灾难,使人间到处都布满了怨恨。洒,遥应上文“风云”之喻,以“洒雨”拟指播种怨恨。

〔一枕句〕枕,这里用作量词。黄粱,唐沈既济所撰传奇小说《枕中记》写道,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位姓卢的书生在邯郸道上的客店里遇见了道者吕翁。卢生自叹穷困,于是吕翁便给他一个青瓷枕头。卢生枕着它做了个梦,梦中历尽了荣华富贵。睡前,店主人正在蒸黍(黍,即黄粱,黄小米)作饭;睡醒时,黍米饭尚未蒸熟。后人诗词用此典故,或称“黄粱梦”,如宋代郭印《上郑漕》诗曰:“荣华路上黄粱梦。”或省称“黄粱”,而与有关睡梦的量词等搭配使用,如宋代吴潜《蝶恋花·吴中赵园》词曰:“回首人间名利局,大都一觉黄粱熟。”这句是说,国民党新军阀们又在做北洋军阀们曾经做过、却已破灭了的那个独霸中国的黄粱美梦了。

〔红旗句〕红旗,代指红军。汀江,源出福建长汀上坪山,穿过福建西南角流入广东,至大埔与梅江汇合为韩江,南注大海。

〔直下句〕直下,直趋、直指。龙岩、上杭,福建西南部的两个县。1929年5月19日,红四军自江西瑞金出发。20日,在长汀水口渡过汀江。23日及6月3日、19日,三次攻占龙岩,全歼国民党福建省防军第一混成旅。9月21日,攻占上杭,全歼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以上二句,即记这段史实。按红四军入闽后的战斗经历,不仅克龙岩、上杭二事,特因其为两次重大胜利,故予标举,以概其余。又,在一占龙岩与夺取上杭这两次战斗之间,红四军曾多次迂回转战,言“直下”是因为相对于此次战略行动的出发地瑞金和渡江处长汀来说,龙岩、上杭处在同一个方向——东南。

〔收拾句〕收拾,收取。唐李山甫《上元怀古》诗二首其一曰:“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即谓用战争手段收取江山。本篇用法与此例相同。金瓯,黄金制成的盆盂类器皿。《梁书》卷五六《侯景传》载,梁高祖萧衍语曰:“我家国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后人遂以“金瓯”来代指国家山河。这里说“一片”,是指国民党新军阀把中国搞得四分五裂,“金瓯”已碎,我红军此番入闽,占领闽西,是收取了其中的一块碎片。

〔分田句〕闽西革命根据地开辟之前,百分之八十五的田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里,农民所有不过百分之十五。红四军入闽后,在毛泽东指导下,1929年7月20日至29日,中共闽西特委在上杭蛟洋组织召开了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中明文规定:没收一切收租的田地山林,分配给贫农;富农田地自食以外的多余部分,在贫农要求没收时应予没收;田地以乡为单位,按男女老幼,依原耕形势,抽多补少,平均分配。会后,闽西各乡党支部、苏维埃政府在红军的帮助下,迅速发动农民开展分田分地的斗争。迄至1930年上半年,随着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闽西纵横三百多里内,五十多个区、六百多个乡的近八十万农民分得了土地。



【押韵格式】

本篇守谱押用两部韵。上片用仄声韵,句句皆叶。下片改用别部平声韵,韵脚分别是“江”、“杭”、“忙”。按词谱,下片第三句不必用韵,但本篇该句末字“片”与上阕“变”、“战”、“怨”、“现”暗叶,别有一种错综交织的音韵之美。



【修改情况】

本篇在《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上首次公开发表时,没有词题。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时,作者特予补出。



【鉴赏】

战争,是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我们的责任,就是用革命战争消灭反革命战争。

军阀混战,荼毒百姓,人民对军阀与战乱怨声载道,军阀们的美梦当然也一个一个地破灭。词的上片给我们介绍了20年代白区黑暗的社会现实。开头两句“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简明有力地概括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风云”原指动荡的社会局势,“突变”二字暗含着当时急转直下的政治形势给人们带来意外和震惊。自辛亥革命以后,大小新旧军阀各据一方,横行霸道,军阀战争,司空见惯。“军阀重开战”侧面说明了这一点。“重”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明诗人对军阀的愤怒谴责。“洒向人间都是怨”,“洒”承“风云”而来,是说灾难犹如雨雪从天而降,形象性很强。同时“洒”字表示居高挥洒,无处不在。这样一个“洒”字就将这灾难的普遍性和深重性生动地表现出来。各派军阀不顾人民的死活发动战争,企图通过战争争夺霸权,独占天下,但结果却是“一枕黄粱再现”。诗人用“黄粱一梦”的典故辛辣地讽刺军阀们独霸中国的美梦破灭。“再现”与前面“重开战”对应,说明这种黄粱梦已有很多军阀做过,蒋桂两系军阀也曾做过,但他们不甘失败,蒋桂战争只好让他们再品尝一次黄粱梦破灭的滋味。以上四句,寥寥数语,从全国范围内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用语凝重,侧重于社会形势的概括、分析和议论,给人一种灰暗压抑之感。

下片笔锋陡转,写人民战争和土地革命如火如荼、令人鼓舞的大好形势。“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犹如耀眼的金光,从上文阴云密布的天空突然射出,它破空而来,声势不凡。“红旗”是毛泽东诗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意象,诸如“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红旗漫卷西风”(《清平乐·六盘山》)等等。这里的“红旗”代指高举红旗的工农红军。就内容而言,这两句是当时革命斗争具体的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跃过”、“直下”是这两句的诗眼。跃,多用来描写向上腾空跳过的动作,其动作的形象性很强,也很有力量。诗人用它来表现红军渡过汀江,生动地描写出数万红军迅捷轻快的雄姿,也生动地表现了工农红军士气旺盛,精神抖擞的风采,避免了平实直白的叙述。“直下”也有轻捷迅速的意思,但它和跃相比,一个向前,一个向上。向前也就更能突出红军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的气势。这样的诗句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多处,如《如梦令·元旦》中的“直指武夷山下”,《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中的“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它们都生动地再现了工农红军战斗、行军极为神速的情景。这两句是对红军活动的叙述和描写,充满了诗人浓厚的主观情感色彩,体现着诗人对工农红军的赞美和自豪。它所构成的画面具有强烈的动态感,这正是诗人对革命战争生活的独特感受。“跃过”、“直下”的强烈动态感生动地表现了无产阶级军队的伟大实践及其英雄主义气概。如何在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寻找诗意,如何用诗的语言来表现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这两句是有其典范意义的。

红军进入闽西,连克数城,迅速地改变了闽西的整个形势。当地反动统治的基础大大地被革命动摇,而当地的党组织和人民的斗争情绪也被大大地鼓舞。闽西人民在红军入闽的影响下,积极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活动。“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二句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历史情景。从词的章法结构上讲,它也是对“红旗跃过汀江”的一个总结。诗人用“金瓯一片”的典故来指闽西。金瓯原指国家的山河完整无缺,但“一片”则说明金瓯已经破碎不全。由于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军阀混战和军阀割据,中国的河山已经被弄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这又照应了前文“军阀重开战”。现在红军挺进闽西,“收拾”即解放了这一大片土地,使土地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所以下文“分田分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分田分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的形象化说法,也是土地革命的具体内容。“真忙”二字实在是不能再朴实的口语,它鲜活地描绘出广大人民进行土地革命的紧张热闹的场面。它所言的动作是忙,心情却是舒畅轻松。翻身农民的高涨情绪和革命领袖对闽西人民解放的内心喜悦,都从这句朴实无华的口语中流泻出来。全词至此戛然止笔,似未完,留下一片空白给读者体味想象。这样看起来好像平谈,其实却极为精工。恰如古人所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平淡而到天然处,则善矣。”(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

这首词熔叙事、议论和抒情为一体,用朴实精练的语言对1929年蒋桂战争前后的革命形势作了充满诗意的描写。它有大范围的形势概括,也有具体事件的记录,体现了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历史实录这一基本特色。上下两片分别写了军阀混战的大背景和苏区农村蓬勃兴起的土地革命。军阀混战带给人民的是怨恨和痛苦,而土地革命带给人民的则是土地和幸福。一个前景黯淡,一个前途光明,上下两片自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同时又是一组具有因果关系的矛盾,体现了毛泽东所强调的要善于利用敌人的矛盾,抓住有利时机壮大自己的战略战术思想。从格调上看,上片凝重沉冷、愤怒压抑,画面以静为主;下片热烈昂扬、欢乐开朗,画面以动为主。由冷到热,由静到动,变化有序,层次感很强。此外,这首词在典故运用上也有特色,“一枕黄粱”和“金瓯一片”,信手拈来,晓畅明白又有新意,不求工而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