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江湜·夏夜》原文赏析
夜坐自钩帘,飞入一蝙蝠。方便杀明灯,摊书不能读。
渴鼠案上行,饮水及吾墨。眼弗见之时,睡耳有独得。
这是两首既各自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小诗。言其各自独立,是说它们都有完整的意境和诗意;言其互为补充,是说将其视为一体,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诗人的创作心理。
诗题为“夏夜”,其一写诗人夏夜苦读所见,其二言其夜深不眠所闻。诗人先叙其夜读小憩卷帘时蝙蝠入室扑灭油灯,使诗人不能继续夜读,再写上床辗转反侧难以入寐,通过细微的响声,猜想黑暗中渴鼠上案吸墨之状。二诗情节简单,初读难见其妙,然悉心咀嚼,揣摸诗人这一见一闻描写之意,渐觉味长。诗人在此,旨在通过夏夜生活的两个片断,复现其穷困潦倒、孤寂无味的生活;抒发其枯寂冷落、百无聊赖的情绪。蝙蝠、老鼠皆夜间觅食动物,其出没活动处,多荒芜凄凉之地。蝙蝠入室可见室内蚊虫之多,渴鼠吸墨可知室内荒凉。岂闻深宅大院、高堂华屋、人声鼎沸处有蝙蝠进户,老鼠据案之事。在诗人笔下,蝙蝠入室的就势(方便)灭灯,渴鼠上案咂然吸墨的描写,主要想通过动物的肆虐于人的世界,写其居所的冷落。蝙蝠的气势、老鼠的猖獗,俨然视人而无畏,这都激起了诗人心中的悲凉感。按理,诗人如想继续夜读,灯灭可以再点;如想安卧,鼠扰,可以惊之、赶之,但他既无意续灯,又无心驱鼠,听之任之,其心绪灰冷,举止怠惰之状也就浮现于诗外。
诗人何以灰心怠惰至此,诗中虽不曾点破,但也不无蛛丝马迹可寻。其诗云:“夜坐自钩帘”,又云:“睡耳有独得”,开篇一“自”字结尾一“独”字,所表现的只是一种孤独感。同时室内全无一点生活气息,蚊虫之多,招来蝙蝠,室内无水,鼠渴惟有吸墨,这显然是写一种生活的危机感。正是由于心中的悲凉、孤独和危机诸般感受的侵扰,使诗人难以解脱,加之昼夜苦读,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希望和转机,由此而使他灰心怠惰,对阴类恶物的骚扰,采取听任态度,而这种态度恰好揭示了诗人创作时的心态。
江湜写诗多言穷苦之状,其表现的苦闷酸楚多仿效孟郊,而又过之。孟郊虽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的哀恸之音,但亦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的心花怒放之声。江湜则不然,他一生穷困失意,诗中多苦语、危语、寒语和孤寂语,偶有闲适语,但在貌似自得的背后,始终拖着一条忧患的黑影。正因为潜在的忧患威胁,其诗独具穷愁如山,使人窒息的情感特征,此选《夏夜》二首,读后就明显给人这样一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