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钱谦益·费县道中》原文赏析
阑珊心事怯余春,残梦惊回一欠伸。病树不禁蛇在腹,野花终倚草为身。枥中马老空知道,爨下车劳枉作薪。当食为君三叹息,难将更仆话穷尘。
崇祯九年(1636),钱谦益家居常熟拂水山庄,与门人瞿式耜,同为陈履谦、张汉儒所诬告;政敌温体仁为阁臣,借机请旨“逮问”两人。十年春,谦益自家乡奉“严旨”被系入京,途经山东费县作此诗。此为三首选一。
起联写途中梦醒之后,动了一下带着倦意的身体(一欠伸),感到心事“阑珊”,更加畏怯“余春”的消逝。用轻淡有节制的语气,写负罪赴京途中的生活和心境。
二、三两联,转为抒情,全用“借喻”法,次联譬喻受诬告的事,谦益自光宗泰昌元年(1620)还朝之后,仕途上屡遭打击:天启元年以主考浙江乡试案被劾去官;天启五年为崔呈秀、陈以瑞所陷“削籍”;崇祯元年因会推“阁臣”事受周延儒、温体仁打击而“革职”;这次又因陈履谦等的诬告而被“逮问”。故次联以“病树”自比,以树中之蛇比一切隐害他的人,“在腹”不去,祸患“难禁”;“野花”似专指陈履谦、张汉儒等趋炎附势、迎合温体仁的人,“草”则指暂时得势、受人依附的温体仁辈,“终倚”二字以表蔑视。苏轼《次韵子由柳湖感物》:“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娇姿共爱春濯濯,岂问空腹修蛇蟠。”为“在腹”的典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病树前头万木春。”同以“病树”自比,而以 “万木” 比得意小人,此诗则比得意者为“野花” 与“草”,把他们更降一等了。老马识途,典出 《韩非子·说林》。第三联出句,谓自己虽如识途老马,可仍长期 “伏枥” 无所作为,兼用曹操“老骥伏枥”诗意,两者联系,著一“空”字,一切顿归于悲凉。以旧车脚烧饭,谓之“劳薪”,典出 《晋书·荀勖传》,诗中借以自喻劳苦身世,不免遭受毁弃。著一 “枉” 字,同样归于悲凉。
结联再转为叙事。“当食三叹”,本是阎没与叔褒讽劝魏献子不要纳贿的事,见《国语·晋语》。出句活用,以表途中的难过。句中 “君”字指何云,字士龙,常熟人,为谦益弟子,是一个慷慨仗义的人,亦能诗。他怕谦益途中无人照顾,毅然随行,两人在途时相唱酬,以自慰解。他后来从瞿式耜在广西抗清,兵败后流离十五年才回家。落句典出 《礼记·儒行》,篇中载孔子说“儒行” 繁多: “遽数 (计数) 之,不能终其物; 悉数之,乃留更 (换) 仆(傧相),未可终也。”谓生平经历的风尘与穷困,说也说不尽。这两句感慨生平遭遇和途中生活,既呼应起二句,又总束中四句,使诗中的事与情,相互联系,相互生发。
此诗起结两联是赋体,写得简淡、含蓄,于跌宕中见情致。中间两联用比法,用典恰切无痕,对仗自然工整; 讽刺仕途,感叹不幸遭遇,牢骚愤激语力自抑遏,使趋于委婉,但因表达得巧妙,仍使情状显然,令人既畏且伤。全诗用典密而用笔能疏,用语淡而用情极幽,真如近人所评的 “风致蕴藉而气息醇厚”,神似李商隐的七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