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王世贞·过长平作长平行》原文赏析

《王世贞·过长平作长平行》原文赏析

世间怪事哪有此,四十万人同日死。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锐头竖子何足云,汝曹自死平原君。乌鸦饱宿鬼车哭,至今此地多愁云。耕农往往夸遗迹,战镞千年土花碧。即令方朔浇岂散,总有巫咸招不得。君不见新安一夜秦人愁,二十万鬼声啾啾。郭开卖赵赵高出,秦玺忽送东诸侯。

这是一首咏古诗。长平是战国时期赵国地名。公元前260年,秦国名将白起在此大破赵军,将投降的赵国官兵四十万人尽皆杀害。这一旷古未有的惨案经过了近两千年,仍令路过这里的诗人激动不已。他的思绪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大幅度穿插跳跃,将一腔悲愤和理智思考诉之于笔端。

诗的第一层次是回忆长平惨案。诗的头两句如石破天惊,突兀而来。“怪”字,在此是令人惊骇之意。“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两句,则是用夸张的笔法,极力渲染当时的惨状,因而有惊心动魄之效。“锐头竖子”两句,是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这两句似乎天外飞来,一反上面惨烈凝重的气氛。作者似乎从对当时血肉横飞、鬼哭神嚎场面的回想中突然醒悟,以异常轻松的口吻说道:“那白起算得了什么。你们这四十万人为平原君卖命,甘愿找死。”显然这是正话反说,孔衍《春秋后语》:“平原君对赵王曰: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白起)为人也,小头而锐,敢断行也。”故诗中以“锐头竖子”呼白起。以下两句又回到惨烈的气氛中。“乌鸦饱宿鬼车哭”一句是写当时深夜,专啄腐肉的乌鸦食饱尸肉,心满意足地缩头栖息枝头;月明星稀,那传说中专收人魂的九头恶鸟(鬼车)发出一声声凄厉的叫声。这是何等阴森恐怖的场景!“至今此地多愁云”一句是写现在。那四十万鬼魂不散,使近两千年后的此地,仍时时笼罩在鬼魂组成的阴云之下。此句承上启下,由历史过渡到现实。接下来的四句,又是一组轻松与凝重的对比。当地农夫们并不以为历史上的大悲剧有值得悲痛之处,而相反,以此为谈资。“即令方朔”两句,照应“此地多愁云”。“方朔”即东方朔。“巫咸”,古代传说中的神巫,他们都不能使死者安息,可见其怨毒之深。

第二层次写新安惨案。作者忽然宕开笔墨,记述了另一起惨绝人寰的大悲剧。公元前206年,楚霸王项羽将秦将章邯部下的降卒二十余万人在新安(属今河南省)城南全部诛杀。作者显然认为,这是长平惨案的再现。两事相隔仅仅半个世纪。

第三层次写了赵国与秦国的灭亡的相似。公元前229年,秦国派遣大将王翦攻伐赵国,赵国大将李牧和司马尚率兵抵抗。秦国下用重金买通郭开,让他在赵王面前声言李牧和司马尚欲挟兵造反。赵王听信谗言,斩李牧,废司马尚。此后仅三个月,王翦便大破赵军,俘获赵王,赵国因此灭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高是秦始皇的重臣。始皇死后,他伙同丞相李斯矫诏,杀始皇长子扶苏和其他公子,以及一批大臣,立始皇次子胡亥为秦二世。赵高因此当上丞相,后又诬杀李斯,弑二世,立子婴为皇,不久又欲弑子婴,事不秘,因而被斩,并夷三族。赵高指鹿为马,专权跋扈,是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所以作者认为,因“赵高出”而使“秦玺”易手。

全诗运用对比手法揭露了历史事件的惊人相似之处,发人深省。叙事详略得当,详写长平惨案而略写新安惨案,盖二事略类,不必重笔。“郭开卖赵赵高出”句巧妙运用顶针格,写出赵、秦痛史悲恨相续的意味,亦见意匠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