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赵执信·昭阳湖行书所见》原文赏析
屋角参差漏晚晖,黄头闲缉绿蓑衣。倦来枕石无人唤,鹅鸭成群解自归。
昭阳湖又叫微山湖,位于江苏与山东之间。赵执信南游,途经这里,写了一组诗四首绝句,描绘水乡风光。这里选的是其中第三首。
昭阳湖本属鱼米之乡,盛产禾黍菰芦和水族动物,人民生活安定富足。时当康熙盛世,清王朝处于上升时期,江浙一带经济繁荣。从这四首诗看,诗人寓目的都是和平、宁静、悠闲的生活画面,诗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赞赏,也体现了诗人淡怀逸致的美学追求。
“屋角参差漏晚晖”: 先描绘主人公渔郎居处的环境。屋角参差不齐,他住的定然是茅屋。在参差不齐的屋角上,漏下傍晚橙黄色的阳光。这阳光,是温暖的,疏落的,斑驳的。“漏”字表明,这阳光又不像直射的那样强烈,但也不是一片昏黄; “漏”下来的夕阳,显得温柔,静谧。写人先写其屋,写屋先写其光; 诗人之意在先给全诗奠定一种安详、温馨的色调。
“黄头闲缉绿蓑衣”:“黄头”指船民(见《汉书·邓通传》颜师古注),这里的船民大都是渔民。这一句让主人公登场。渔民经常在风雨中撒网放钓,箬笠和蓑衣是不可缺少的雨具。“蓑衣”有棕制的,也有用箬叶缉成的,这里的“绿蓑衣”自然是张志和《渔父》中写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那种蓑衣。“闲缉”二字告诉我们,在这傍晚时节,这位渔郎一不忙于下湖,二不忙于晾网,“绿蓑衣”原不过备用,打发闲里光阴,因此他不急不忙。这一句写渔郎,仍然注重色彩、画面、气氛。称渔民为“黄头”意在与“绿蓑衣”映衬,取得色彩的和谐,衬托主人公的情态。黄和绿,都是温暖、和平、安详的色调,与上句“晚晖”的澄黄,共同烘托出一种安谧、温暖的环境气氛。
“倦来枕石无人唤”:“缉蓑衣”既是闲中之事,疲倦了就睡一会儿。闲中得一睡,原是中国劳动人民最大的享受;但这位渔郎,睡得颇为特别。他不是睡在船舱、床上,而是靠枕于石头之上,随便躺着。曹操《秋湖行》有“枕石漱流饮泉”的话,向来以指山林隐逸生活;诗人用在这里,既是即景,也有用典以喻隐逸之意。一个人靠枕在石头上,居然也能睡着,可见其睡意之浓,睡态之恣放。睡意之浓,又说明他心中无忧无虑,稳贴安详。“无人唤”意味着他家里没有许多人口,也意味着他心上没装多少事情,无人搅他美梦。他自食其力,独来独往,没有身外的拖累和羁绊,正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是人间的至乐。古人把“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当作人生一种乐境,就由于此中有解脱、逍遥、无待的意趣。诗中渔郎得此意趣;诗人追求的也是这种翛然自适的意趣。
末句“鹅鸭成群解自归”,是傍晚渔村生活的绝好图画,也是对那位枕石而眠的“黄头”的生活作补充描写。“鹅鸭”自是湖乡之物,“成群”说明这位渔郎相当富足,这是他之所以能“闲”,之所以能枕石入睡的物质保障。“解自归”:鹅鸭到傍晚懂得自己回来。它们那样自由自在,日出下湖寻觅鱼虾,黄昏时成群结队自己归来。这样的渔郎,这样的鹅鸭,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相对凝定的图画,画中传出自然、和谐、无拘无束的理想生活的颂歌。
四句诗,像四幅图画,烘托、描绘这位渔郎的生活和心情,形成了一种恬静安谧的意境,洋溢着渔村生活的情趣。富于生活情趣是这首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情趣凝铸在枕石而睡的渔郎和鹅鸭自归两个画面上。屋角漏下的阳光,黄头绿蓑衣相映成趣的色彩,则是为两个画面敷彩赋色。捕捉这种富于情趣的镜头,使之“定格”,在一瞬中把握永恒的情趣,是画家、摄影家的追求,也是诗人所向往而又难以达到的美学境界。捕捉一个镜头已经够难,把四个镜头组成一个整体,体现一种和谐、宁静、悠闲的意境,更是难中之难。王渔洋论诗,有“平淡中求真味”之说。所谓“真味”,也就包含了“情趣”。他的《真州绝句》写渔村,“好是日斜入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向来享誉极高。作为与王渔洋同时代且系王氏之甥婿而论诗互相抵牾的诗人赵执信这首七绝,又何让于“半江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