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钱谦益·丙申就医秦淮寓丁家水阁浃两月临行作绝句》原文赏析

古诗《钱谦益·丙申就医秦淮寓丁家水阁浃两月临行作绝句》原文赏析

苑外杨花待暮潮,隔溪桃叶限红桥。夕阳凝望春如水,丁字帘前是六朝。

这一题的组诗是顺治十三年(1656)丙申写的。此为三十首选一。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考证,在此之前数年,钱谦益已和南明残余组织有联系,暗中帮助抗清活动。顺治十二年冬,他离家到宝应、淮阴一带,留滞南京,没有回常熟度岁。诗写于十三年三月回常熟之前,第二十二首自注: “余就医于陈古公(陈元素)。” 《柳如是别传》说: “其何以久留金陵之理由,必有不可告人之隐情。”这组诗,“大抵与当日南京暗中作政治活动者,相与往还唱酬之篇什。其言‘就医秦淮’,不过掩饰之辞,自不待辨”。“牧斋此次留滞金陵,与有志复明诸人相往还,当为接应郑延平攻取南都之准备。”郑延平,指郑成功,永历朝封为延平郡王。他在崇祯十一年(1638)拜钱谦益为师,钱很赏识他,以其名森,字之曰大木。这时郑据金、厦两岛抗清。

谦益这次在南京借居的丁家水阁,是丁继之在南京秦淮河边的河房。据作者顺治五年(1648)作的《题丁家河房亭子》 自注: “在青溪、笛步之间。”青溪,指它在南京通济门边靠秦淮河的一段。笛步,亦名邀笛步,旧传晋王徽之在此邀桓伊吹笛,也是青溪临近秦淮之地。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京怀念爱妾柳如是并兴起其他感触而写的。起联第一句的“苑外杨花”,隐喻柳如是; “待暮潮”,逆料她在家惦念自己。第二句谓作者的客居,为“红桥”所限,与桃叶渡有一水之隔。桃叶渡,在青溪、秦淮河合流处; “红桥”,扬州桥名,此泛指桥梁。这句借王献之别爱妾于桃叶渡的典故,写钱、柳两人分隔,以倒申上句柳氏惦念的原因。《柳如是别传》说这二句: “谓河东君 (柳如是) 此时在常熟与己身不能相见。‘暮潮’有二意。即李君虞《江南词》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言己身不久归去,不致如负心之李十郎 (益)也。二即明室将兴,如暮潮之有信。”果尔,则 “待潮” 意又双关。

结联写在丁家水阁,夕阳中凝望秦淮河水的感想。秦淮河自六朝以来,即为繁华之地。明朝教坊司所辖十六楼的妓女,身份高的多住在河边的旧院。余怀《板桥杂记》说: “旧院与贡院遥对,仅隔一河,原为才子佳人而设。逢秋风桂子之年,应试者毕集,结驷连骑。选色征歌。”“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南明弘光朝灭亡时,遭受兵火破坏,旧院一带,顿成荒凉。“丁字帘”,地在旧院北边利涉桥之右,因对面河水作丁字形而得名,旧有水阁匾额题“丁字帘前”,建筑精美。《桃花扇》传奇有“桃根桃叶无人问,丁字帘前是断桥”之句,可见其著名。诗以“丁字帘前”写丁家水阁所在地。六朝,建都南京的六个朝代; “丁字帘前”,是秦淮河边著名的水阁。南朝借指明朝; “丁字帘前”是其盛衰兴亡的一个见证者。作者身居秦淮水阁,面对夕阳下的丁字河水,凝望遥思,感身世的变迁,夫妻的离别,故国的灭亡,顿觉万事消逝如流水,愁恨无穷,以“丁字帘前是六朝”一句而归结之。至于“是”字以下包含的别的意思则不再明言。

这首诗要抒发的复杂感情,全寓托于写景之中。景写得很艳丽,凄怨之情却隐藏在艳丽形象的背后。结句尤妙,只作简单的、客观的地点判断,没有其它内容,不带主观色彩。但句中的地点本身,却有层层的历史积淀,一提到它,可以引人勾起无限的联想,无限的感慨。不说之说,起了以吞为吐,以一总多,以客观代主观,以小小的空间带动漫长的时间之流和广阔的历史波澜的作用,艺术表现上极其经济有力而别致。读者阅读这首诗,应透过其艳丽而单纯的语句,体味其哀怨而复杂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