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叟·唐·白居易》原文与赏析

唐·白居易

杜陵叟,杜陵居, 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 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 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 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 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 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 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 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 手持尺牒牓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 虚受吾君蠲免恩。

〔杜陵〕秦代为杜县,因汉宣帝葬此,故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申破〕向上级报告、说明。〔弊〕疲困。〔白麻纸〕唐代诏书用黄、白两种麻纸书写。凡是任命将相、赦免罪犯、豁免租税等重要命令,都写在白麻纸上;一般的诏书写在黄麻纸上。〔德音〕唐代皇帝诏书的一种,多半有关免税、赦罪等事。〔尺牒〕指免税的公文。〔牓(bang)〕张贴。〔蠲(juan)〕免除。

这是白居易《新乐府》组诗的第三十首,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诗前小序云:“伤农夫之困也。”这首诗通过杜陵老人的遭遇,揭示了地方官吏“虐人害物”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强烈不平。

在中国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下,靠天吃饭,天气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农民收成的好坏。遇到灾年,广大农民衣食无着,生存受到威胁。封建统治者也经常采取减免租税、赈济贫困等办法,帮助灾民度过难关。在《杜陵叟》这首诗中,杜陵老人耕种一顷多贫瘠的土地,由于碰上严重的春旱和秋寒,庄稼颗粒无收。在作者善良的心目中,统治阶级应该减其租税、抚恤民生,让他们度过困难。可是,实际的情况恰好相反,地方官吏为了显示自己的“治迹”,以求荣升高位,明知灾情不但不向皇帝申报,反而变本加厉地搜刮老百姓。于是,为了应付官税,老百姓只能“典桑卖地”,连生存之本都被剥夺了,沦入饥寒交迫的境地。“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作者借杜陵老人(“我”)之口,控诉了地方官吏惨无人道的暴行,痛斥他们为“虐人害物”的豺狼。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作者在这里有意虚晃一着,说不知何人,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当时白居易官左拾遗,是所谓的“谏官”。据《资治通鉴》卷二三七载:元和四年,长江流域旱情严重,“李绛、白居易上言,以为‘欲令实惠及人,无如减其租税’”。虽然这时皇帝下诏免税,但是老百姓的租税早已经交完了。“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老百姓还是得不到任何好处。一个“虚”字,说明皇帝的所谓“德音”也是骗人的。虽然这首诗作者谴责的是地方的贪官污吏,而不是皇帝,但在这里也明显表现了作者对皇帝的不满。

白居易在申述自己的写作目的时,曾说:“身为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与元九书》)《杜陵叟》这首诗,作者站在被压迫被剥削者的立场上,痛斥了地方官吏“急敛暴征”的罪行,以望得到皇帝的重视,充分体现了作者“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创作思想。

在创作手法上,《杜陵叟》这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句法错综不齐,韵脚经常转换,有利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了创作目的的需要,正如作者所说的,“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新乐府》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