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东》原文|赏析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 “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宋·郭茂倩编《乐府集·相和歌辞·相和曲》

本篇始见于《宋书·乐志》,是一首反映官贪如匪、劫勒无辜的叙事短诗。诗作通过义公被劫、官民交涉的典型事例,揭露了暴吏横行、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起始三句点出义公(义是形容词,义公即好人之意)被劫的地点,是在皇陵东边阴森茂密的树林里。 “平陵”是汉昭帝的陵墓,古时坟地常种松柏梧桐。然而绑架者是谁?是盗还是匪? “不知”二字行文巧妙,它既使案发初始扑朔迷离,又铸成悬念增加文意的起伏跌宕。下面写真象揭示了,义公被劫持到了“高堂(官府衙门)”下,绑架良民的竟然是负有缉盗天职的官府。如此横行不法、肆意虐民,公道何在! “交钱百万,两走马(两匹善跑的骏马)”,官即是匪,而其勒索之狠则又更甚于匪。巨额的赎身费,作为平民百姓的义公绝难办到,怎么办?在逼索财物的“追吏”的摧残下,义公痛苦得“心中恻(悲痛),血出漉(渗出)”,心头的热血似乎在流滴。解救的希望在哪里? “归告我家卖黄犊。”被迫无奈,只得剜肉补疮。很显然,一头黄牛是抵不了所索之财的,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办法呢!结尾含意隽永,真如李子德所说:“末语其感人深矣。”(黄节《汉魏乐府风笺》)

总之,这首情节简单、语言浅俗的短诗,所蕴含的生活内容和社会意义却是深沉凝重的;艺术表现上也有独到之处,全诗三句为一小节,基本取三、三、七言的句式,布局极为匀称。且每节首句与上句后三字重复,是为民歌习用的顶针格修辞手法,不仅使音律流畅,也使叙事中的抒情气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