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孙死,闹啾啾,
也须还我一百州。
——清·杜文澜辑《古谣谚》卷三十二
这是南宋孝宗淳熙末年流行在杭州一带的民歌。据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九载: “淳熙末,上以恢复之占访沙衣道人何者。何授所歌词。末云……。后金酋葛王死,其孙璟立不以序,诸酋争立内乱。志士以抚机为惜。”从这一记载中,可知南宋孝宗年间,君臣图谋恢复北宋江山的愿望仍很强烈,孝宗因此事占卜,并就卜词吉凶访莎衣道人。道人授以此歌谣,歌中暗喻应利用金人的内部矛盾收复失地。歌谣的作者不仅有远见,有坚定的信念,而且对宋金间的政治形势十分熟悉,看出了金人统治者内部正在酝酿着一场“争立”的政治纷争,一旦葛王死去,矛盾可能会总爆发,南宋王朝如能利用这一有利局面,定能完成恢复之大业。然而此时的南宋王朝已腐败不堪,朝中大半是昏庸无能,苟且偷安者,即使有主战名将,也难以施展才干,以致于在葛王死,金人内部确已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中,仍不能利用此大好机会,最终导致错失良机。民歌表达了广大人民对金朝统治者的轻蔑和愤慨,同时也对收复大好河山表现了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这首歌谣仍属叙事性质,和“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等歌谣属于同一结构样式,都是三、三、七体制,一口气说完,语短意深。这首虽属短句,但章法有序,艺术表现力极强。一方面是思想上的章法,前面两句三言体短语“胡孙死,闹啾啾”,胡孙是指金太祖完彦阿骨打之孙完彦雍。这句是说完彦雍死后,引起诸酋争立,内部大乱,相互争吵不已。以轻视的口吻直刺金人,猛击金人统治者的要害之处。后面的七言句“也须还我一百州”意即归还北宋江山。在写南宋人时,不是一般地写,而是转入一层新的意思,另起波澜,使南宋人的性格、意念存于其中。后一句概括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歌谣的思想价值,因为既要在内容上吻合前两句,又要对整首歌谣作强有力的结束,故后面的七言句是此首歌谣的灵魂和核心,主题也体现于此句,整个线索十分清楚。另一方面语言本身的章法,主要是靠韵律连在一起的,这正是民歌常用的技巧。这首的“啾”、 “州”均压平声韵,韵律的连接使歌谣的内在粘着性增强,并促使内容和形式的结合达到完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