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诗赏析

陈子龙

【作者介绍】

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号轶符,晚年号大樽,松江(今上海市)人。崇祯初,曾参加复社,后又与夏允彝等创立几社,与复社相应和。崇祯十年(1637)进士,选绍兴推官。南明弘光时任兵科给事中,因汉代曾设黄门官,给事于黄门内,故亦称他陈黄门。曾上防守要策,并痛陈小朝廷荒淫苟安的腐败政局,皆不听,乃辞职返乡。清军破南京后,夏允彝投水死。子龙念祖母年九十,不忍生离,乃遁为僧,居于水月庵,名信衷。

顺治三年(1646),祖母卒,移家武塘。次年,结太湖兵抗清。事泄,在苏州被捕,拘于舟中,将解南京,乘隙投水死。时为五月十三日,其同乡吴懋谦挽诗云:“五月炎天忽雨霜,太丘生死合行藏。间关风雨摧家室,踯躅江湖忆庙堂。四海衣冠俱涕泪,一时宾客半佯狂。横流不尽孤臣泪,落日招魂暗大荒。”吴亦不失为佳作。

乾隆时予谥忠裕。建国后有施蛰存、马祖熙整理的《陈子龙诗集》。

他是明末诗坛上才大思健的最有代表性作家,也结有明诗歌之局。早年对七子颇为歆重,读了李梦阳、李攀龙的集子,便觉“飘飘然何其似古人也”(《仿佛楼诗稿序》)。他自撰的年谱里,记崇祯元年,艾南英对二李诗文攻击颇力,他便愤而与南英争吵。他的《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归复相访赠之以诗》之二云:“颇厌人间枯槁句,裁云剪月画三秋。”年谱中又说“予时为文,颇尚玮丽横决”。都说明他对诗文的色泽词藻颇为重视,并认为这是需要人的主观努力的。

国变以后,悲歌慷慨,但犹嫌沉郁不足。在各体中,以七律最为擅长,也是大家所公认的。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二:“《梅村诗话》云:尝与陈卧子共宿,问其七言律诗何句最为得意,卧子自举‘禁苑起山名万岁,复宫新戏号千秋’一联(案,题为《长安杂诗》)。然予观其七言,殊不止此。……沉雄瑰丽,近代作者未见其比,殆冠古之才。一时瑜亮,独有梅村耳。”就七律之高华而言,陈、吴固足当之,但后人对子龙诗所以刮目相看,诗本身的成就固为重要因素,同时也因其求仁沧波,志行激越之故,明清易代之际的若干剧变,即可在他诗中探索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