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钟离度脱蓝采和》原文与翻译、赏析

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佚名《汉钟离度脱蓝采和》原文与翻译、赏析

【仙吕·点绛唇】 俺将这古本相传,路歧体面。习行院,打诨通禅,穷薄艺知深浅。

【混江龙】试看我行针步线,俺在这梁园城一交却又早二十年。常则是与人方便,会客周全。做一段有憎爱劝贤孝新院本,觅几文济饥寒得温暖养家钱。俺这里不比别州县,学这几分薄艺,胜似千顷良田。

【油葫芦】甚杂剧请恩官望着心爱的选,(钟云)你这句话敢忒自专么。(正末唱) 俺路歧每怎敢自专?这的是才人书会刬新编。(钟云)既是才人编的。你说我听。(正末唱) 我做一段于祐之金水题红怨,张忠泽玉女琵琶怨; (钟云) 你做几段脱剥杂剧。(正末云) 我试数几段脱剥杂剧。(唱) 做一段老令公刀对刀,小尉迟鞭对鞭,或是三王定政临虎殿,(钟云)不要。别做一段。(正末唱) 都不如诗酒丽春园。

【天下乐】 或是做雪拥蓝关马不前,(钟云) 别做一段。(正末唱) 小人其实本事浅,感谢看官相可怜。 (云) 王把色。你将旗牌、帐额、神帧。靠背都与我挂了者。(净云)我都挂了。(正末唱) 一壁将牌额题,一壁将靠背悬,(云) 有那远方来看的见了呵。传出去说,梁园棚勾栏里末尼蓝采和做场哩。(唱) 我则待天下将我的名姓显。

故事是说洛阳梁园棚伶人许坚,艺名蓝采和,有道缘,八仙之一的钟离权到下方去度他为仙。一日,蓝采和与妻、儿等人在勾栏做场,见道士坐在乐棚内不动,妨碍演出。众人百般劝说道士,道士不走,反倒劝蓝采和出家,蓝也不肯。钟离见蓝不省悟,请下吕洞宾。吕在蓝生日那天,幻化成官府中公人,勾拘蓝。蓝恐惧,钟离答应救他,条件是必须出家。蓝被救后依约出家,一日巧遇妻儿等人,要他回去拯救因他离去而不景气的戏班子。蓝不允,苦修三十年,终于得道,由钟离、洞宾引领,升入仙界,成为八仙之一。

这是一出 “度脱戏”,但是它的意义远超出 “神仙道化” 的主题。因为在这个作品中反映了元代戏剧艺人的生活,他们的戏班子的组织、传统、演出场地、演出戏目等等,为研究元剧艺术提供宝贵资料。此选第一折中四曲,这四曲中不但反映了元剧的演出情况,而且写出了一个忠实于自己职业的艺人的心态: 爱戏曲、尊传统、待客周全、有社会责任感。

【点绛唇】、【混江龙】 两曲是许坚自述性的唱词,“古本相传”、“路歧体面”是说他们戏班演出的剧本是艺人代代相传,受人欢迎的剧目,演艺合乎戏班子的艺术传统。“路歧” 即 “路歧人”,是宋元时那些流动演出的艺人。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 记: “此外如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歧人,在此作场……又皇城司马道亦然。候潮门外殿司教场,夏月亦有绝伎作场。” 所谓 “诸色”,则包括多种技艺。如吴自牧《梦粱录》 卷二十“妓乐”: “若唱嘌耍令,今者如路歧人王双莲、吕大夫唱得音律端正耳。” 这是指曲艺艺人。同上书 “角觝” 条言: “瓦市相扑者,乃路歧人聚集一等伴侣,同图摽手之资。” 这指的是一种武术的卖艺人。“体面” 作体统解,可诠释为规范、规矩。不论那一 “色” 艺人,都有自己的规矩和传统。这里是许坚对自己的剧团艺术传统的肯定,也有广告作用。“习行院” 以下几句是对他戏班子演艺的具体介绍,可以看出,“打诨通禅” 是元代戏曲演出时的主要内容,因此许坚特地提出来宣扬。“知深浅” 意为在艺术上能掌握分寸,演得不温不火。

【点绛唇】 从戏班尊传统,重演艺,说明他们非一般草野班子,是个有来路、受欢迎的戏班。【混江龙】 第一句就说他“行针步线”,细心经营,在梁园演出已经二十年。“一交” 意为一晃过去,一转眼,一霎时,总之,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常则是” 以下四句,具体地写自己如何经营: 待客周全,与人方便,认真演好戏,为的是“觅几文济饥寒得温暖养家钱”。这说明他们做的是商业演出,而且是比较成熟的商业演出,不然,怎能在一个地方经营达二十年之久? 从许坚的情况来看,元代的剧场已具规模,不是临时性的棚舍。又从许坚竭力推销自己的情形来看,当时这样的戏场不止一个,已相当具有竞争性。这种竞争性使各戏班不敢大意,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路歧人” 是被士大夫阶层看不起的下等贱民,在元代社会中本属于地位低贱的阶层。但是,他们有他们的尊严,有自己的行业规范和社会责任感,所以许坚特地强调他们演的是 “有憎爱劝贤孝新院本”,对于戏曲的社会功能虽说不上有理性的认识,却也有感性的体验。同时由于商业演出的成熟,演戏成为一种赖以谋生的独立行业,像许坚那样成功的演员,当然会产生一种职业的自豪感: “学这几分薄艺,胜似千亩良田”,毕竟,他得到了一定的经济地位,比某些有田地的乡绅的经济情况还要好一些

【油葫芦】 与 【天下乐】 两曲是许坚与钟离的对话,他原本以为钟离是顾客,所以很耐心地向他介绍节目,可以看到他 “会客周全” 的老到的班主手段,既谦逊又自豪,尽量满足观众的要求。从这里还可以看到: 第一,当时的剧本都是 “才人书会” 所编,艺人们不敢 “自专”,说明当时已有一批专业剧作家,时时创作新剧,戏班以演新剧为荣。第二,当时对剧目已有分类,这里提到的 “脱剥杂剧” 就是其中的一类,说明明代朱权对戏剧的分类是有依据的。许坚提到的剧名,大部分有案可查: 于佑之金水题红怨——李文蔚《金水题红怨》、白朴《韩翠苹御水流红叶》;张忠泽玉女琵琶怨——庾天锡《玉女琵琶怨》; 诗酒丽春园——王实甫《苏小卿月夜贩茶船》; 雪拥蓝关——纪君祥《韩湘子三度韩退之》、佚名作者《韩退之雪拥蓝关记》; 小尉迟鞭对鞭——佚名 《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 ……这些戏是当时经常演出,颇受观众喜爱的节目。第三,这里写出了当时剧场的布景和规制,知道剧场上要有旗牌、 帐额、 神帧、靠背, 这些物件有的带有广告性质, 有的则是剧场的背景和上下场门即 “鬼门道” 的象征性布置。牌额上大约题上 “梁园末尼蓝采和在此作场” 的字样,就像山西洪洞县明应王殿元杂剧壁画上的 “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 的题额一样。 同样, “神帧” 也能在上述壁画中找到, 即演员背后那两幅画有神道的布幔。从这三点看来,这折戏能与戏曲文物、典籍记载相互印证,是研究元代戏曲的宝贵资料。

当然,我们不会仅仅把这个戏当成“资料” 加以重视,实际上这四曲唱词语言朴实本色,紧紧扣住人物的身份,言语谈吐不卑不亢,很有分寸,将一个忠于艺术、又善于经营的艺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元代戏班往往是由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和亲戚组成的,挑班的肯定是一个德高望重、艺术造诣很高的家长,蓝采和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更可贵的是,他并不以自己的职业为耻,相反,却很有职业自豪感,这也反映了元代艺人普遍的敬业精神。正是这种自豪感,才将戏曲艺术不断推进,不断完善。在此,不禁令人想起关汉卿的 《不伏老》 套曲,这一套曲虽然是用夸张的、狂傲的口气,淋漓尽致地表现他至死不悔地坚持自己书会才人的生活道路的意向,但是他的狂傲是有生活基础的。正是那些平凡的、热爱戏曲艺术的艺人孜孜不倦的耕耘,才使戏曲事业成为一种令人痴迷、让人愿意毕生贡献、更无反悔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