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侠客行

李白

【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1]。

银鞍照白马,飒沓[2]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3]。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4]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羸[5]。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6]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7]。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8]。

【注释】

[1]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缦(màn):没有花纹的丝织品。胡: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缨:系冠帽的带子。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2]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3]行:行踪。

[4]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5]朱亥、侯羸: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

[6]素霓(ní):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曰”。

[7]“救赵”二句:是说的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国大臣,魏、赵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合纵以抗秦。信陵君是积极主张合纵的。邯郸,赵国国都。秦军围邯郸,赵向魏求救。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后因秦王恐吓,又令晋鄙按兵不动。这样,魏赵联盟势必瓦解。信陵君准备亲率家丁与秦军一拼,去向侯臝辞行(实际是试探侯臝),侯不语。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来见侯臝。侯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于是为信陵君设计,串通魏王宠姬,盗得虎符,去到晋鄙军中,假托魏王令代晋鄙领军。晋鄙生疑,朱亥掏出四十斤重的铁锥,击毙晋鄙。信陵君遂率魏军进击秦军,解了邯郸的围。

[8]太玄经:汉代扬雄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赏析】

《侠客行》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作者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的时代背景有关,所以,不仅是燕赵传统的多任侠而已,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诗人李白如此爱剑和他轻财重义、崇尚任侠是分不开的。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受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这任侠意识为尚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此诗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个四句引人信陵君和侯羸、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侠客得以结识明主,明主借助侠客的勇武谋略去成就一番事业,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写史的人应该为他们也写上一笔。全诗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然而,诗人不仅在热烈地颂唱“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是为壮夫所不为!

《侠客行》一诗,虽在歌颂任侠,但由于诗人本身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把诗人少年的豪情壮志展现无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