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采薇

伯夷、叔齐

【原文】

登彼西山兮[1],

采其薇[2]矣。

以暴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3]忽焉没兮,

我安适归矣[4]?

于嗟徂兮[5],

命之衰矣!

【注释】

[1]西山:指首阳山,位于渭源县莲峰镇张家滩村和古迹坪村交汇处。兮: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

[2]薇:俗称“野豌豆”,多年生草本植物,结荚果,中有种子五六粒,可食。嫩茎和叶可做蔬菜。

[3]神农: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虞:指虞舜王朝,夏、商、周三代之前的一个新兴王朝。夏: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

[4]安:哪里。适:往,去。

[5]于(xū)嗟:叹息声。徂(cú):往。一说借为“殂”,死去的意思。

【作者】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墨脱初的长子和幼子。孤竹君生前打算让位给叔齐。在他去世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逃去;叔齐也不肯继位而逃去,王位便由中子继承。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死前作了这首歌。

【赏析】

《采薇歌》最早见于《史记·伯夷列传》。书中说,伯夷、叔齐在逃离孤竹国之后,先后都去投靠了西伯姬昌(周文王)。姬昌去世不久,其子姬发(周武王)起兵讨伐商朝的末代君主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可见伯夷、叔齐兄弟俩是以家庭内部倡“孝”、庙堂之上倡“仁”来反对武王伐纣的。而在周朝建国后,宁可饿死,也不愿为周朝出力。在历史上被认为是“舍生取义”的典型,因而备受后人称赞: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仁”,是“古之贤人”(《论语·述而》),韩愈更作有《伯夷颂》的专文加以颂扬。《采薇歌》即是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之前的绝命辞。

歌词前两句直述登上首阳山的高处采薇充饥,字句平浅,感情也似乎平淡,其中却包含有决不与周王朝合作这一鲜明的态度。所说的是采薇这一件实事,但也不妨看作是一纸“耻食周粟”的宣言。三、四句说明不合作的原因,认为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而非以仁义王天下,是不可取的,批评武王没有认识到这个错误。这是表明自己政治上的立场与态度,不赞成“以暴易暴”,这里面有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下面几句是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天下之大,却找不到一个安身立命之处,内心充满了失落感。唐人司马贞在串讲末二句时分析说:“言己今日饿死,亦是运命衰薄,不遇大道之时,至幽忧而饿死。”

可以说,《采薇歌》是一首袒露心迹、毫不矫饰的抒情诗,也是一首爱憎分明、议论风发的政治诗。全诗情理交融,在“以暴易暴”的议论中渗透着卑视鄙弃周朝的强烈感情,在“我安适归”与“命之衰矣”的感慨中隐含有同周朝势难两立的情感流露。作品用语简洁;结构上转折自然,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当然,从二人的思想内容来看,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观点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