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提起李华,人们自然会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吊古战场文》,对他的诗作则不甚了解。其实李华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全唐诗》录其诗作二十九首,《春行寄兴》即为其中的一首景物小诗。
诗题《春行寄兴》,顾名思义,当为作者行中所看,即景生情。过去有论者称此诗是“作者站立城头观赏景致”,实际上是个误解,误就误在忽视了一个“行”字,登城春望无论如何也不能和“春行”联系起来。
“宜阳城下草萋萋”,首句点出春行地点。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境内有风景秀丽的女儿山,又靠近当时的东都洛阳,唐代著名的行宫——连昌宫就坐落在这附近,武后、玄宗时这里是国内最大的风景区之一。元稹《连昌宫词》追忆此处曾“万人歌舞途路中”,当时的繁盛气象可想而知。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靠近叛军的巢穴,连年的战乱使得这片人间东园惨遭破坏。“草萋萋”三个字即透露出作品的时代信息,显然,一切都今非昔比了,展示在读者面前的只是一片茂盛的荒草。
紧接着,诗人紧扣题意,进一步勾勒出宜阳城下的春景。“涧水东流复向西”,淙淙流淌的涧水沿着曲曲折折的山间小溪忽而向东,忽而向西。单从这一句看,诗人与一般游客似乎没有什么两样,恬淡的心境伴同徜徉的流水怡然自得。然而,他毕竟不是超然物外的清闲游客。历史上的李华,早年曾勇敢劾治权奸党羽,后来又因为被叛军强掳逼授伪凤阁舍人一事而遭贬斥处分。复杂的经历使得诗人有其复杂的情绪。这里总让人觉得有一种深沉感慨但又欲说还休的味道,如果把作品前后联系起来这种味道则更强烈。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乍读起来,这两句诗所体现的空灵、寂寞的境界颇似王维《辋川集》中某些篇章,而“芳树”一句则又几乎可以看作是其后韦应物名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蓝本。然而,李华与上述两家毕竟有些不同,韦应物自不必说,即王维虽然有着同李华相类似的经历,但《辋川集》中表露出来的清空、冷寂乃是其投向佛家“顿悟”的结果。这两句诗则不同,我们阅读时应注意其诗眼所在。诗人写明“无人”似乎还嫌气氛不足,又进一步地移情于物,突出了“自”和“空”两个字,其中的感情无言自明。想当年,这里是何等的繁盛热闹,而现在呢?满山的花树已无人观赏,纷纷地在自开自落。一路走去,脉脉春山也只剩下不知名的鸟儿在空自悲啼。这样的图景是多么的凄凉冷落!诗人以贬窜之身面对残破江山,国难家难,百感交集,这也就是题称所说的“寄兴”吧。沉重的兴亡之感透过景物强烈地感染着读者。明人《唐诗三集合编》评此诗“四句说尽荒凉,却不露乱离事,妙!”算是抓住了这首诗的根本特点。
此外,这首诗在写作上还有其独特之处。传统上人们总是以秋景写哀,春景写乐,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四句所述,无不是春天当有之景,放在别处也可抒写怡然之乐。然在此处却无一不在倾诉黍离之悲,真所谓以春行之景寄伤时忧世之哀,对比映衬之妙,也是我们阅读这首诗时所能深深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