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春霁》古诗赏析与原文

吴可

南国春光一半归,杏花零落淡胭脂。

新晴院宇寒犹在,晓絮欺风不肯飞。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描绘了一幅夜雨初晴、春光零落的景物图,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表现出一种惜春伤时的惆怅情绪。

诗题“春霁”。一般看来,雨后初晴,空气清新,宇宙万物滋润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最容易令人心旷神怡。但此诗却与众不同,“南国春光一半归”,首句起笔别致,由虚而入。诗人没有正面描绘春雨初晴后的自然景观,而是发出一声轻轻的惜春感叹。他把春光比作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场春雨过后,大好春光却已有一半消逝了。这里是在总写,一个“归”字形象鲜明,显然是这首诗的眼目,以下三句都是围绕着它来具体描绘的。

“杏花零落淡胭脂”,诗的次句进一步将前面的惜春感叹具体化了。本来,自然界的雨后春景是千姿百态的,作者可供欣赏吟咏的对象很多,但他却偏偏选择了凋零飘落、淡如胭脂的杏花,化成了这样的视觉形象,色彩鲜明而情绪黯然。诗人似乎于此犹嫌不足,诗的第三句又由视觉加进了感觉。“新晴院宇”这四字落实了诗题和作者此时所处的角度。整个句子看起来仍是写实,但“寒犹在”三字却明显可以体会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寒”是感觉,它最容易传递出诗人此时的心灵信息。也许夜雨初晴的清晨犹有寒意,但诗人之所以敏感地突出这一点,是紧承着春光易逝、杏花零落的感叹而来,文气贯通,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由惜春和惜花交融起来的春愁。

当然,由伤春引起的感情波动毕竟是有限度的。诗人把握住了分寸,第四句又强化了视觉形象:“晓絮欺风不肯飞。”经过夜雨淋湿的柳絮,当然不能像往常那样随风飘舞了。这些柳絮呵,大概也是在欺负春风的无力吧!诗人在慨叹春风无力的同时,又故意来了一点诙谐,将此之前已形成的感伤春光的气氛略加淡化,从而使作品保持了一般写景小诗所特有的轻松感。

纵观全诗,诗意贯通,正合了诗人自己的创作主张,所谓作诗“当以意为主”,“宁对不工,不可使气弱。(《藏海诗话》),这首小诗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看到,诗人并没有纯客观地罗列雨后春色,而是将自己的伤春之情贯穿于其中。虽然全诗仅截取杏花零落、院宇犹寒、晓絮不飞这几片小景作为描写对象,但却能使得画面生动形象。一切景语皆情语,读起来使人感到自然含蓄、意境警新。在结构上,这首诗采用了总写和分写、抽象和具体、视觉和感觉等不同角度多种形式交替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得作品虽仅四句,但却跳荡多变,艺术上具有一定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