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辅《古意》古诗赏析与原文

崔国辅

净扫黄金阶,飞霜皎如雪。

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

南朝齐谢朓有《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一首。此诗题为“古意”,应是拟古之作。

在我国封建时代,士人失意,常常托意于宫闱。屈原《离骚》“香草美人”已开其端。这是因为打入冷宫的妃嫔和贬谪荒远的迁客逐臣在失宠于君王这一点上,有共同的地方。用蛾眉遭妒的宫闱之恨来暗示怀才遭谤的怨情,更容易写得含蓄蕴藉,怨而不怒,更符合所谓“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所以宫怨诗成为广大士子们常用的母题之一。

婉曲,是这类诗共同的特征。如这首诗写宫怨而无一字直写怨情,只是描述了一系列包含潜在信息的连贯性动作。“净扫”金阶,显然不是为了赏月,而是有所期待。刘禹锡《阿娇怨》“望见葳蕤举翠华,试开金殿扫琼花”说得就更清楚,可作参证。但昭阳歌吹,车走雷音;伫望既久,斗转星移;似雪飞霜,寒侵玉骨。这里,空间变化——“飞霜”中,意味着时间的缓慢推移。“如雪”,明写眼前所见的外境,实则更是失意人所感受的凄寒的内境。绝望之余,于是入室下帘。宫怨诗中,常有“下帘”这一特定动作。如前所引谢朓诗:“夕殿下珠帘”,王昌龄《长信秋词》“珠帘不卷夜来霜”等等。

具体到这首诗中,入室下帘,是因为望之不来,而空悬秋月,月圆人未圆,故有垂帘障月,“不忍见”月的痴想。

垂帘深下,还暗示了抒情主人公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但是,“重门不锁相思梦”,浓愁难遣,只有凭借箜篌来寄托自己深深的哀思。

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虽然都有先伫望、后下帘之举,间架相近;但一“望”,一“不忍见”,其境界大不相侔。李白中的抒情主人公于无望中,偏要去望那因为隔着珠帘而更加玲珑剔透的秋月,在自苦中仍执著地追求;而崔诗的主人公却回避现实,在自苦中绝望。这恐怕正是崔诗不及李诗的地方。

此诗一作薛奇童诗,题为《子夜吴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