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古诗赏析与原文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贬谪黄州团练副使四年后,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改谪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据《东坡先生年谱》,是年“四月发黄州,自九江抵兴国,取高安,访子由,周游庐山”。此次诗人游庐山名胜佳处达十分之五六,得诗数首,独此诗广为人们传诵。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又名乾明寺,建于晋代。西林寺和东林寺相毗邻。

这是一首理趣诗。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着眼点在“看”字上。“横看”即正面看,“侧”承前省略了“看”。这里的“看”字就是视点视角的不同。因为视角的不同便形成了视角印象的不同:或成岭,或成峰。岭为山顶平,峰为山岭尖。“看”为首句之句眼。

次句在首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把因为视角不同所形成的视觉印象加以提炼:“远近高低各不同”。“远近高低”概括了视线的所有方位。语言质实但概括力极强。

第三句承上。或成岭、或成峰,远近高低,各有不同,庐山的形象就成一个难解之谜,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面貌呢?“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对前两句意思的深化,又起到启下之作用,引导人们去探究“不识”之因。

结句解开了这个“谜”,“只缘身在此山中”。“只缘”是只因的意思。这是全句之结论。“身在此山中”,置身在变幻多姿的庐山中,认识反而被限制。此句结出,却有言外之意:如何能识庐山真面目呢?只有身在此山外。身在此山外,才能形成清醒的认知视角。这和中国传统的谚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表达的道理是近似的,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宋贤要入议论,着见解,力可拔山”(《蠖斋诗话》),本诗充分体现了宋人理趣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