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南堂(五首选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苏轼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苏轼在“乌台案”后,于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为团练副使,实为流放。元丰六年,朋友蔡景繁在黄州城南的临皋为他修葺了几间房屋,名曰“南堂”。这对正在难中,生活条件很差的苏轼是一极大的帮助,《南堂》组诗就是为此而作,它抒发了作者置身南堂的感受和对朋友的谢意。

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描写乔迁新居后安闲自得的生活情趣。首句“扫地焚香闭阁眠”,写作者因文字狱而流放,心有余悸,所以不愿再沾惹是非,大白天也关门睡觉,酣然高卧,过着清静安分的日子。次句“簟纹如水帐如烟”,紧承上句的“闭阁眠”,描写所用的篾席光滑细密,蚊帐非常轻柔,说明睡具的舒适惬意。三、四两句“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写梦觉之后的眼前之景,流露了对新居的喜爱之情。南堂依傍西山,俯临长江。睡前为图清静,故闭户关窗。睡梦中听到有客来访,猛然惊醒,一时竟然弄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待拉开窗子,眼见窗外波涛滚滚,水天相接,始知原来是住在新居。这种在生疏之地睡觉时出现的不适应,是一般人都很容易碰到的,但抓住转瞬即逝的心理活动,写出从睡梦到清醒一刹那间的疑惑情绪,却是一般人所无能为力的,这里,就有了高下之分。

清人纪昀对这首诗评价很高,认为它“兴象自然”。另据《王直方诗话》记载,苏轼自己对这首诗也觉得满意,曾将它题在邢敦夫的扇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