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世楷·清平乐》原文赏析

《陆世楷·清平乐》原文赏析

村 居

三间茅屋,屋后萧萧竹。更喜柴门临水曲,隔岸柳丝垂绿。

午余一枕匡床,醒来窗外斜阳。犊子驱过短堰,鹅儿浴起方塘。

这是一首田园词。自从晋人陶渊明将田园题材引进歌领域以后,写田园的人渐渐地多起来。田园诗、田园词也终于由附庸而蔚成大国。所谓田园诗词,不是真正地写农家之乐,而是写士人的归隐之乐。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士人不外仕隐二途。或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或身在魏阙而心恋江湖。于是,田园诗词就得到了借以滋长的肥沃土壤。陆世楷的这首词就是一首从内容、情调到风格都十分典型的田园词。词题很朴实: 村居。写的是村居的情景。上片介绍居室及其环境,下片描写隐居生活及周围的动态。词一开头就开门见山,介绍居室的情况: “三间茅屋”。紧接着,由远及近,介绍居室周围的环境:屋子后面是一片竹子,微风吹来,萧萧作响。语气是坦然而满足的,更加可喜的是,茅屋的门(“柴门”,用树条编扎的门,言其简陋)恰好对着水流弯曲的地方( “水曲”,亦可释为水滨,亦通),可以看到水流对岸的柳树垂下了绿色的枝条。在这里,词人借“柳丝垂绿”暗示了时令(春天)。茅屋、柴门,极其简陋,可是,词人不以简陋为病。他欣赏那风动竹林的自然情趣。他不但是满足的,而且在看到了垂绿的柳丝、不息的水流之后,更是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喜悦。大自然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上片就在这种大自然所唤起的喜悦中结束。下片一开始,先介绍了一个隐居的乐趣: 午后在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时看窗外,已是夕阳西下。“匡床”,方正而安适的床。张衡《同声歌》有云:“思为莞蒻席,在下蔽匡床”。从午后一直睡到红日西沉,不无懒散之嫌(所以,本文在前面已说明,田园诗、田园词并非真正地写农家乐),可是,作为田园词,作者意在强调一种离开城市、退出(或暂时退出)官场、摆脱了世俗的繁文缛节以后的快乐与自由。无拘无束、自适其性,这就是隐居的乐趣啊。紧接着,作者又描写了一下村落黄昏的动态:只见牛犊回来了,被牧人驱赶着,跨过了挡水的低坝,一群鹅儿从方方的水塘里洗了澡上了岸,它们欢叫着、追逐着。这就是词人眼中的“农家乐”。在作者的心目中,城市、官场是喧闹、嘈杂,终日里忙忙碌碌、数不清的应酬。乡村是宁静、舒适,自由自在。乡村生活简陋一些,但也免去了不少烦恼,可以欣赏到自然风光。全词语言朴素淳厚、笔调轻快,饶有田园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