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中峰·行香子》原文赏析

《释中峰·行香子》原文赏析

短短横墙,矮矮疏窗,一方儿、小小池塘。高低迭嶂,曲水边旁。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香。

日用家常,竹几藤床,尽眼前、水色山光。客来无酒,清话何妨。但细烘茶,净洗盏,滚烧汤。

元人尚曲: 杂剧和散曲。杂剧是大众艺术,自然需要通俗易懂,老妪能解,若一味逞才使气,饰采增华,则成了孤芳自赏的案头之作了。散曲重天籁,轻雕饰,语言浅近而意趣深远,较之诗词,别有一种清新、素雅的风味。此风所及,元词比起宋词来,也要浅直些、朴素些,也就是沾上了些“曲味”。这首《行香子》的“曲味”就颇为浓郁。

词的意思一望可知,写的是山舍的风光和山僧的生活。词作者是个和尚,写过三首《行香子》,这是第一首。他身处风景秀美的天目山,又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自能领略山水之美和生活的恬静,形诸笔端,生动逼真。

上片写山舍风光,写了墙、窗、池塘、山、水、风、月、花。这些都是山间最常见之物,但不同的描写,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意境,如萧瑟、幽僻、险怪、壮阔等。作者要塑造的是恬静、素雅的意境,主要借助于描写上述各物的形容词,这方面极为成功,最应引起我们注意。墙曰“横”,曰“短短”; 窗曰“疏”,曰“矮矮”;池塘曰“一方儿”,曰“小小”。则山舍之朴素、明净、雅致如在眼前。嶂曰“迭”,曰“高低”。如果“迭嶂”有高无低,就显得险峻;有低无高,就显得平淡;高低参差,才有幽静之致。水曰“曲”,曰“边旁”。水不曲,则少风韵; 水太远,则景色过于开阔; 身临曲水,才具要眇之妙。最精采的是描写风、月、花的三个“些”字。身处山舍,自然少不了风、月、花三者,否则岂不单调乏味?也显得粗鄙、村俗。但风过大,显得狂暴; 月过明,显得直露;花过繁,又显得粗俗。“有”而“些”,则深得中庸平和之趣,与上述墙、窗、池塘、山、水的描写风格统一,组成了一个闹静、宽狭、明暗适宜的恬静、素雅的意境。

山舍的风光如此,则山舍主人的志向、趣味不问可知。下片写山僧的生活。“日用家常”中的“家常”一词,有“普通”、“平常”之义。不事奢华,不作姿态,竹几藤床,洁净素雅。无俗务缠身,无名利萦心,清心寡欲、安贫乐道,尽情享受的唯有水色山光、清风朗月,把整个身心融化于大自然的怀抱。主人如此胸襟,来访的客人自然也不寻常,因此不需美酒佳肴款待,但有主人“细烘茶,净洗盏,滚烧汤”的诚意即可。宾主品茗细谈,契合无间,其乐融融。

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景为恬静素雅之景,情为超旷飘逸之情,而以任其自然、中庸平和为旨趣。与此相适应的是全词构思自然熨贴,用词朴素本色,绝无雕凿,尽去浮华。清人沈雄评本词云: “若不经意出之者,所谓一一天真,一一明妙也”(《古今词话》) ,可谓深得其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