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五美吟(其四)》绿珠
绿珠
林黛玉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这首诗是吟咏绿珠的。它写了绿珠这位石崇的宠妾象“瓦砾”一样被抛弃的故事,反映了黛玉对豪门侍妾、宠姬命运的关注。
开头二句“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使用倒装句式,写绿珠实际上并不为石崇所器重,她这个“明珠”被石崇和“瓦砾”“一例抛”掉。石崇是西晋大官僚、大富豪。因他曾做过南蛮校尉,故诗中称他“石尉”。据《世说新语·汰侈篇》说:石崇曾与王恺斗富。王恺是晋武帝之甥,帝“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叶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迄,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因为他家“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杖。如恺许,比甚众”,象王恺那样的为帝王家所宝的珊瑚树,石崇竟视为瓦砾,随便处置,任意作践,毫“不足恨”,故第一句说他“瓦砾明珠一例抛”。在这里,“瓦砾明珠”是比喻,是一语双关的,它既指宝物,又喻指美女,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可谓神形兼备。《世说新语·汰侈篇》同时还记载说:“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有时为劝一客饮酒,竟斩美人多至三人。《世说新语·汰侈篇》又说:“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服藻饬”,这些美女在石崇眼里,和“瓦砾”有什么两样?当孙秀派人向石崇索绿珠时,“崇尽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任来人挑选,这些美人虽然“皆蕴兰麝,被罗毂”,和“瓦砾”又有什么两样?即使是他的宠妾,也终究逃脱不了“久而见弃”的命运。据《拾遗记》记载,他曾经就抛弃过一个朝夕相伴的宠妾翔凤。因此,绿珠虽然也是石崇的宠爱之妾,从表面上看,石崇似乎不愿绿珠被别人夺去。据《晋书·石崇传》载:崇有妓曰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崇勃然曰:“绿珠吾所爱,不可得也。”秀怒矫诏收崇,崇正宴于金谷园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君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最终还是和翔凤一样被逼迫身亡了,这不正是“瓦砾明珠一例抛”吗?孙秀“矫诏收崇”,石崇好象是为不交出绿珠而获罪,其实不然,《晋书·石崇传》说得很清楚,这是一场政治斗争,争夺绿珠只不过是导火线而已,所以诗中下句接着说“何曾石尉重娇娆”,就是说石崇何曾真正重视过美女绿珠呢?这两句诗按正常语序应当是:“石尉何曾重娇娆,瓦砾明珠一例抛。”黛玉把“瓦砾”句提到开头,又把“何曾”倒装在“石尉”之前,不仅是为了强调石崇并没有真正重视绿珠,也暗示绿珠不应为石崇而死,用意是十分深远的。
那么,怎样看待绿珠的坠楼自杀呢?历史上有些文人常把绿珠说成是一个“能感主恩,奋不顾身”的贞烈女子,说人们之所以喜欢歌咏绿珠的故事是为了惩戒忘恩负义之人。比如,杜牧将她和不忘丈夫的息夫人相比:“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题桃花夫人庙》);何溥拿她和望权贵贾谧后尘而拜的潘岳、石崇对比:“坠楼人有英雄骨,不似檀郎也拜尘”(《石崇》);而宋乐史在《绿珠传》中引牛僧儒《周秦纪行》的话把绿珠的鬼魂都写成了一个节妇:牛僧儒夜宿薄太后庙,见到了绿珠。太后让她与牛秀才作伴,她说:“石卫尉性严忌。今有死,不可及乱。”乐史自己更认为:“非绿珠无以速石崇之诛,非石崇无以显绿珠之名。绿珠之坠楼,侍儿之有贞节者也。”“今为此传,非徒述美丽,窒祸源,且欲惩戒辜恩背义之类。”当然,为石崇惋惜、感叹的人也为数不少。唐代诗人许浑从“女色是祸水”的陈腐观点出发,说石崇“三惑沉身是此园”(《金谷园》);而明李清《咏石季伦》诗认为石崇把绿珠看得太重了,应当把绿珠让给孙秀:“当时纵与绿珠去,犹有无穷歌舞人。”和上述诸家看法不同,林黛玉认为石崇之所以被处死,既不是因为他特别钟爱绿珠;绿珠的跳楼自杀,也不是因为她是“侍儿之有贞节者”,而是因为石崇有他前世造就的“顽福”,所以他虽然并不真正看重绿珠,却骗得了绿珠的真情,不仅生前供他玩乐,而且死后还与石崇生活在一起,以慰其寂寞。“顽福”,《中华大辞典》释为“借先人的阴德,享不义的富贵”之意。黛玉使用“顽福”一词,不是说“痴人有痴福”,而是说绿珠为石崇坠楼而死,在于石崇的先人积了阴德,才使他死后还享不义之福,使绿珠和他“同归”以消除寂寞。因此,黛玉对绿珠为石崇而死是不以为然的,黛玉的这一观点,如果我们拿这首诗和《虞姬》进行比较,会看得更清楚。项羽一生叱咤风云,灭秦除暴,建立功勋,对虞姬无限情深,至死不渝,黛玉认为虞姬为之慷慨自尽是值得的,所以黛玉将她写成一个可称羡的巾帼英雄形象;而石崇骄奢淫逸,巴结权贵,对绿珠并不是真诚相爱,绿珠为他去死,实在遗憾。在这里,黛玉突破了传统的伦理观念,以敏锐的目光,抉出了隐藏在绿珠与石崇关系背后的真正含义,因而这首诗道前人所未道,言今人所不能言,也是“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之作。
黛玉这首诗所以好,不仅仅在于“善翻古人之意”,说明侍女们由于封建道德观念的毒化、封建势力的强大,不得不以自身生命为代价,来“报答”男主人的虚情假义。还在于黛玉把自己的视野从大家闺秀、太太小姐,转向对豪门侍妾宠姬命运的关注。在诗中,黛玉反映了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男性统治者占有大量婢妾寻欢作乐,而在自己处于危难之中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处置自己的婢妾,越是美丽的越不愿让其落入他人之手。对这种人间的不平、世道的不公,黛玉为之愤慨、为之感叹,但又徒唤奈何,只能归之于前世的“顽福”。其实,绿珠之死,是封建社会中女子财产化的必然结果,它是女性的悲剧,是封建男权思想和纲常伦理造成的悲剧,尽管黛玉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她却把这一现象描写出来了。所以《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前半部分写“幽淑女悲题五美吟”,而后半部分写贾琏和贾蓉玩弄尤二姐和尤三姐,而二姐的命运正和绿珠相似。因此,《红楼梦分评》认为:“上半回写幽淑女悲吟,下半回写浮荡子调情,是两扇反对文学”,它们相辅相成,更显示出黛玉的《绿珠》诗在《红楼梦》小说中所起的作用和它的社会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