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宪·河传》花间词原文|鉴赏|赏析|注释|评点

《孙光宪·河传》花间词原文|鉴赏|赏析|注释|评点

其一



太平天子,等闲游戏,疏河千里。柳如丝,偎倚绿波春水,长淮风不起。如花殿脚三千女,争云雨,何处留人住?锦帆风,烟际红,烧空,魂迷大业中

【注释】

①太平天子:指隋炀帝。②疏河千里:《开河记》载:大业十二年(616)开邗沟成,长二千余里。炀帝御龙舟,幸江都。舳舻相继,自大隄至淮口,连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十里。③长淮:即淮河。④殿脚:炀帝乘龙舟游江都,强征吴越民女十五六岁者五百人,为之牵挽,曰殿脚女。这里说“三千”,意思是加上六宫罗绮约三千许。李白《清平乐》词:“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⑤争云雨:争风流,以得帝王宠爱。⑥“何处”句:意思是炀帝骄淫无度,不知何处能将他留住。⑦“锦帆风”三句:风吹锦帆,云烟映红,如火燃空。烧空,双关语,既写红光弥漫如火燎天际,又指炀帝繁华一炬而空。⑧大业:隋炀帝的年号,公元605—617年。

【评点】

这是一首咏史词,咏写隋炀帝开凿运河南游之事,或曰怀古之作。

上片前三句以“太平天子”称炀帝,已有讽意,而“疏河”与“游戏”关联在一起,讽意更深。后三句描绘绮丽风光,渲染炀帝“游戏”的背景。

下片具体描写炀帝 “游戏”情景。结尾一句,是作者自述,仿佛身临其境。这首词对炀帝荒淫无度的行为进行揭露和讽刺,在《花间集》中是思想性较好的作品。《栩庄漫记》评点:“词写炀帝开河南游事,妙在 ‘烧空’ 二字一转,使上文花团锦簇,顿形消灭。此法盖出自太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一诗。”

其二



柳拖金缕,着烟浓雾,濛濛落絮。凤凰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襞花笺,艳思牵,成篇,宫娥相与传。

【注释】

①落絮:指落下的杨花。②楚女:泛指江汉一带的女子。③“雷喧”句:波上鼓声如雷轰鸣。④龙争虎战:指诸侯王混战。中土:泛指中原。《淮南子·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⑤“桃叶”句:指士大夫们纷纷南渡。此处用晋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渡江的典故,以讽时事。⑥襞花笺:折叠彩笺。《词谱》作“擘”。梁简文帝《春宵》:“彩笺徒自襞,无信往云中。”⑦艳思:指与女人情思。

【评点】

这首词也是怀古之作。

上片写秦淮河上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下片写中原战火纷飞,动荡不安,并用了王献之送爱妾渡江的典故,隐约地嘲讽了东晋王朝偏安江左,不图统一大业的腐败政治,表现出作者企盼统一的思想。

其三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注释】

①谢家:泛指美妇人家。②霜灰:香料燃完,灰白如霜。③铺影:布影,酒影。④枕檀:以檀为枕,质量重,有香气。

【评点】

这首词写暮春时节闺怨之情。

上片由景生情,写主人公寂寞凄凉的境况。没有人了解她、同情她,表现出苦苦相思之情。

下片写她空虚孤眠的情景。其中“孤眠”、“空悄然”、“云髻偏”的描写,不言怨而怨在其中。沈祥源先生的《花间集新注》批评它“无甚新意,味同嚼蜡”。读者可自己体会、领悟。

其四



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大堤狂杀襄阳客,烟波隔,渺渺湖光白。身已归,心不归,斜晖,远汀鸂鶒飞

【注释】

①风飐:风吹的意思。②波敛:波起皱纹。敛,收,引申为起皱折,起波纹。③团荷:指圆形荷叶。④珠倾露点:露水如珠,倾滴于荷叶上。⑤木兰舟:指用木兰树所造的船。⑥吴娃越艳:指吴越一带的美丽姑娘。李白《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诗:“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⑦大堤:曲名。原指襄阳沿江大堤。宋齐梁时,常以大堤为题作曲,故称《大堤曲》。狂杀:狂极,感情难以节制。⑧鸂鶒:水鸟之一种,俗称紫鸳鸯。

【评点】

这首词写旅游时所见所感,抒发男主人公对吴越美女的爱慕之情。

上片写游湖所见,风微微地吹,波轻轻地荡,圆荷上的露点如珍珠闪闪,绘出了初秋明丽的背景。“何处”二句,写出在画面中的人物,“吴娃越艳”,都是漂亮活泼的南国少女,“藕花红照脸”,这一句简洁俊秀,表现了姑娘们的青春美丽。

下片写游客的心情,借用了乐府中《大堤曲》赞美少女的内容来表示游客对吴娃越艳的倾慕。“烟波隔”是说姑娘们渐渐远去。“渺渺湖光白”,他还留连不舍,目送舟行,直至再也看不见人影儿,只剩下湖光渺渺。“身已归,心不归”,出语直率,情真意切。结尾二句,景中有情,大有温庭筠“斜晖脉脉水悠悠”之意。全词情意真挚,笔墨清丽明快,以景结情,意味深长。

《孙光宪·河传》花间集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