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释宗渭
偶为看山出, 孤舟向晚停。
野梅含水白, 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 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 清响破空冥?
这首诗象一幅带有音响的山水画,但其意境的深邃又非画所可比拟。
头两句写出游停舟。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只是“偶为”而出,意在“看山”。但山色如何,都留于诗外。小船向着缓缓笼罩上来的暮色停下来了。停而未归,可见是流连于此,乐而忘返。
中四句写早春横塘暮景。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先发现了岸上的“野梅”。本来梅自红、水自白,了不相干。但它们一上一下,十分靠近,有了一个“含”字连接,便把梅写活了。她正盛开着,并不断吸取塘中的营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水经过梅的过滤,也变得更加纯净,似乎还带进了幽香。红白交辉,相映成趣。
再往远看,在暮色渐深的背景上,“渔火”点点,青烟缕缕。火和烟本是一回事,中间加上一个“逗”字,就把渔火欢快的跳动,引得炊烟阵阵腾起、随风飘散的情趣传达出来了;同时还使人联想到夜渔的欢乐景象,充溢着水乡生活的气息。
远处还有“寒屿”,填补了水面的空旷、单调。它本已隐没于夜色之中,但因比水更白的残雪“融”而未尽,故尚依稀可辨,使人感到寒意犹存。再看近处,潭水泛绿,波光粼粼,繁星倒映,动荡不已,一如全都从空而降,沐浴其中,跳动闪耀“乱”成一团,又使人感到暖上心来了。时间、节令、景物,特点鲜明,给人的感受也分外真切。
这四句都带有水乡特色。画面静中有动,似静实动,各种景物还相互影响变化,只是快慢徐急不同。在静美的外表下蕴含着一种不可阻遏的力。明暗相间,还表现出一个渐次变化的过程,使得景物恰随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取景无多,虚实相映,而水色天光、远近景物均已被聚焦于眼底,自然美与人文美也已被熔于一炉。构成了一种清丽、恬静、悦目赏心而又生机勃发的意境。
结尾两句写夜幕已完全降下,不见人踪,上述画面渐渐隐没,而清亮的笛声又起,划破“空冥”轻快悠扬。所吹的曲子不得而知,但它必定使诗人分外陶醉,也必定会增强人们对江山如画、生活甜美的诗意的感受。
诗中所写的景物在江南水乡随处可见,并无奇山险水,却引人入胜,韵味无穷。其妙处当在诗人倾注了自己的热情于其间,又通过精当的文字把它提炼出来。人或论写景诗曰:“天涯何处无美景,美景但属有心人。物上心来心化物,妙笔挥成好诗文。”这首诗当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