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吴汝纶·送张廉卿序》鉴赏

古文观止·吴汝纶·送张廉卿序

孙况【2】、扬雄【3】, 世传所称大贤, 其著书皆以成名乎后世【4】。而孙卿书称说春申【5】, 《法言》 叹安汉公之懿【6】, 皆干世论之不韪【7】。载而以告万世者 【8】, 世以此颇怪之 【9】。我则以谓凡著书者【10】, 君子不自得于时者之所为作也【11】; 凡所以不自得者, 君子之道, 不枉实以谀人【12】。而当世贵人在势者【13】, 必好人谀己【14】。十人谀之, 一人不谀, 则贵人恶其慠己【15】, 十人者恶其异己【16】。贵人与贵人比肩于上【17】, 十人与十人比肩于下, 上恶其慠, 下恶其异。虽穷天地【18】,横四海【19】, 无与容我身, 吾且于书也何有【20】 ? 于此有一在势者【21】, 虽甚恶之【22】, 而犹敬乎其名而不之害伤【23】。则君子俛默而就容焉【24】, 而以成我书【25】。而是人也【26】,虽敬乎其名,固前知其不谀己也【27】,闻有书则就求而亟观焉【28】。察其褒讥所寓【29】,得其疑且似者【30】,且曰:“此谤我也【31】,此怨非我也。”则从而齮龁之矣【32】。盖必其章章然称道叹羡我也【33】, 夫乃始慭置而相忘焉【34】。彼君子也【35】,其志洁,其行危【36】,其不枉实而谀人,众著于天下后世【37】。及其为书,则往往诡辞谬称【38】,谲变以自乱【39】。以为我意之是非【40】,后有君子,读我书而可以自得之矣【41】。安取彼訔訔察察者为【42】?嗟夫【43】!此殆君子所遭之不幸【44】,其用意至可悲。而《诗》三百篇所为主文而谲谏【45】,孔子之《春秋》所为定哀之际微辞者也【46】。楚两龚、孔北海、祢正平之徒【47】,背而易之【48】,乃卒会祸殃,至死不悟【49】, 岂不哀哉【50】! 二子之书,意其在此【51】,我既推而得之【52】。会我友张廉卿北来,乃为书告之【53】,复书曰:“子言殆是也【54】。”盖自廉卿之北游【55】,五年于兹【56】。我与之岁相往来,日月相问讯。有疑则以问焉, 有得则以告焉; 见则面相质, 别则以书【57】,每如此。今兹湖北大吏【58】,走书币因李相国聘廉卿而南【59】,都讲于江汉【60】。廉卿今世之孙、扬也。见今贵人在势,皆折节下贤【61】,不好人谀己。其所遭孙、扬远不如【62】。其北来也,自李相国已下皆尊师之【63】。老而思欲南归,而湖北君所居乡,其大吏又慕声礼下之如此【64】。我知廉卿可以直道正辞【65】,立信文以垂示后世,无所不自得者。独我离石友【66】,无以考道问业【67】,疑无问,得无告,于其归不能无怏怏也【68】。因取所意于古【69】,而尝质于君者【70】。书赠之以为别【71】



【注释】

【1】 张廉卿 (1823——1894), 名裕钊, 湖北武昌人。清道光举人, 官至内阁中书, 后在武昌经心书院讲学。著有《濂亭文集》、《今文尚书考证》、《左氏服贾注考证》等。晚清散文家, 书法家。

【2】孙况(约前313——约前238): 即荀况, 字卿。汉人避汉宣帝刘询(荀与“询”同音) 讳, 称他为孙卿。

【3】扬雄 (前53——后18): 字子云, 成都人。西汉著名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

【4】 乎: 相当于“于”。

【5】春申: 战国时楚人, 姓黄名歇, 为楚相, 封号为春申君。

【6】 叹: 赞美, 歌颂。安汉公: 汉王莽的封号。

【7】 干: 冒犯。不韪: 不是、错误。

【8】 载: 记载。

【9】 怪: 责怪, 怪罪。之: 代词“他”。

【10】 以谓: 认为。

【11】 自得: 得意、顺心。作: 写作。

【12】枉实: 歪曲事实, 隐瞒事实。以: 连词“而”义。谀: 阿谀, 谄媚。

【13】 势: 有权势处尊位。

【14】好 (hao): 爱、喜欢。

【15】恶 (wu): 憎恶、嫉恨。慠: 同傲、傲慢。

【16】 异: 不同, 不一样。

【17】 比肩: 并肩。

【18】 天地: 天下。

【19】 四海: 与“天地”同义。

【20】何有: 即“有何”, 有什么, 表疑问。

【21】 者: ……的人。

【22】 之: 他。

【23】 之害伤: 即害伤之,“之”是代词“他”。

【24】俛: 同“俯”。

【25】 以:“以”后省“之”字, 即“凭这”、“因此”。

【26】是: 代词“这”。

【27】其: 代词“他”。固: 本来。

【28】 亟: 同“急”。

【29】所寓: 寄托的。

【30】 似者: 相似的。

【31】谤:毁谤。

【32】齮龁(yihe):咬、啃,引申为忌嫉而排挤。

【33】章章:明著。

【34】憖(yin):愿,宁愿。

【35】彼:那,那些。

【36】危:高,高尚。

【37】著:明。

【38】诡辞:不实之辞。谬称:妄自称赞。

【39】 谲变:谲诈的意思。

【40】是非:是,正确;非,错误。

【41】自得: 自, 自己;得,得到。

【42】訔訔 (yun yun):同“訚訚”,争辩貌。察察:反复详细审察。为:呢,表疑问。

【43】嗟夫:表感叹。

【44】殆(dai):大慨,恐怕。

【45】诗:《诗经》,先秦只称《诗》或“诗三百”,共三百零五篇。主文而谲谏:不直言而诡谲其词,使闻者自悟。

【46】微辞:对尊者的过失,不用显著的又能微见其意的言辞。

【47】楚两龚:汉楚人。龚舍,哀帝徵为谏议大夫,累拜光禄大夫,终不仕。龚胜,哀帝征为谏议大夫,王莽摄政,归隐里第。王莽遣使奉印绶,征拜上卿。胜对门人说:“予岂一身事两姓乎?”逐不食死。孔北海:东汉人,名融,字文举,献帝时为北海相,拜大中大夫,值汉室衰乱,志在靖难,后为曹操猜忌,被杀。祢正平,名衡,恃才傲物,曹操召为鼓吏,侮辱他,他裸衣骂操,后被杀。之徒:这些人。

【48】背而易之:指背离了《诗》之“主文而谲谏”与孔子作《春秋》的微辞,而改为直言。

【49】悟:明白。

【50】哀:哀痛。

【51】其:表示惴度语气,作“大慨”、“恐怕”讲。

【52】之:代前句的“意”,即“我意之是非”,“读我书而可以自得之矣”。

【53】会:适逢,恰巧。

【54】殆:大慨,表可能。是:代词“如此”、“这样”。

【55】之:动词“到”。

【56】兹:代词“此”、“这里”。

【57】书:写信。“书”后省去“告之”。

【58】 大吏: 总督、巡抚也称封疆大吏。

【59】 走书币: 派人带着书信、礼币走聘。李相国: 李鸿章时官文华殿大学士, 故称相国。南: 名词做动词, 即“南下”。

【60】 都讲: 学舍之长。

【61】 折节: 屈己而下人。下贤: 尊敬有才能的人。

【62】 所遭: 即遭际, 遭遇的。不如: 比不上。

【63】 师之:“把……当老师”。

【64】 其: 那。

【65】直道正辞: 即“不枉实以谀人”的君子之道。

【66】 石友: 《杜牧诗》“同心真石友”。

【67】 无以: 实际上表达“无所以”的内容, 相当于“没有什么可以拿(用) 来”。

【68】怏怏 (yang yang): 亦作“鞅鞅”, 郁郁不乐。

【69】 所意: 考虑的, 想到的。

【70】 尝: 曾经。

【71】 书:“书”后省去代词“之”, 即书写 (这篇序)。之: 代“君”。



【赏析】

作者吴汝纶与张廉卿同为曾国藩门下弟子, 二人友谊甚深。在廉卿将南归江汉之时, 心情怏怏, 写下这篇 《送张廉卿序》。

文章起笔, 不写张廉卿, 却写世人称为大贤的孙况与扬雄。用“而”字一转, 指出孙卿因“书称说春申, 扬雄因 《法言》叹安汉公之懿”,“世以此颇怪之”。作者以此为据, 展开论辩。作者认为“凡著书者”, 都是君子“不自得于时者之所为作也”。由于对当时为政者实施的法令、政策不满意,为了阐述自己的思想、主张, 才著书立说。孙况曾在齐国上书齐相,后因受到攻击离开了齐国; 又到秦国, 和秦昭王及秦相范睢谈论过政治, 后又和赵孝成王议论过兵事; 楚春申君当政, 用他做兰陵令, 后因春申君死,被废。他著的《荀子》, 单述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政治主张及文学思想。扬雄善于辞赋, 但晚年悔其少作, 认为辞赋无补于人心世道, 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小技, 转而研究哲学, 作 《法言》、《太玄》。孙况、扬雄的书就是由于自己“不自得于时之所为作也”。“不自得”的原因,是君子遵从了“君子之道, 不枉实以谀人”。“枉实以谀人”是君子所不为的, 是君子认为羞耻的行为。又用“而”字这个转折连词一转, 指出当时的社会风尚与君子之道是水火不相容的。当时的社会现实是“贵人在势者,必好人谀己”, 在他位下的人, 必然要“枉实”而去阿谀奉承, 社会就形成阿谀谄媚之风尚。如果有谁不去阿谀谄媚, 不仅“贵人恶其慠己”, 阿谀谄媚的人也“恶其异己”,“虽穷天地,横四海”也没有容身之地。连容身之地都没有,又有什么办法来著书呢?另一种情况是,有一个“在势者”,虽然很憎恶他,可是还敬畏他的名声,没有去伤害他。那么,那个君子就有了容身之处,可以写书了。如果他的书里被“在势者”贵人查出有谤毁他的嫌疑,就会遭受嫉妒排挤。这样,人不但不被容,书恐怕亦难免遭毁。著书的人,要想有容身之处,书能传世,书中必须明显地“称道叹羡”“在世者”。行文至此,阐明:一个“不自得者”要著书立说,“不枉实以谀人”,不但书难成,人也难免遭受伤害。要想有处容身,书能成且能传世,“实”有不得“不枉”,“人”有不得不“谀”者。接着指出“志洁”、“行危”的著书者,写书“往往诡辞谬称,谲变以自乱”的另一个意思是,认为“我意之是非,后有君子,读我书而可以自得之矣”。作者感慨地说:“嗟夫!此殆君子所遭之不幸,其用意至可悲。”

作者又以《诗》三百篇和《春秋》为例。《诗》三百篇“主文而谲谏”,就是不直言诡谲其词,使闻者自悟。孔子作《春秋》,对“在势者”的过失,没有用显言来写,只是用“微辞”,知微见著,使读者窥见其意。孔子不用显言就是怕招来嫉妒。《诗》三百篇与《春秋》的作者,已为后人开了著书“往往诡辞谬称”的先路。作者用《诗》三百篇、《春秋》的例子,来阐明后世著书往往用“诡辞”的苦心。作者再以楚两龚、孔北海、祢正平这些人的遭遇为例。龚舍,被征召不仕,遭遣归,在王莽居摄中死去。龚胜原为哀帝谏议大夫,王莽篡汉后,征拜上卿,不受,不食而死。孔北海,志在靖难,后为曹操所忌,被杀。祢正平裸衣骂操,后被杀害。他们对“在势者”不满,不是用“微辞”、“谲谏”,终遭祸殃。这是反面例证。通过推理论证,得出结论:“二子之书,意其在此。”为二子遭世人“怪”进行辩解,应告完结。但“意其在此”中的“其”字,是表示推测、揣度之词,是“大慨”的意思,故又写信把自己对二子的结论告诉张廉卿。廉卿复信说:“子言殆是也。”廉卿虽然在复信中也用了“殆”这个表示揣度的词,但和作者的结论是一致的。至此,为孙、扬二子辩解结束,使世人谅解了二子的用意。

文章从开头到“我既推而得之”,所论述的是古人,从孙、扬开篇,以“二子之书,意其在此,我既推而得之“作结,前后呼应。从结构看,论辩是从世人因“孙卿书称说春申、《法言》叹安汉公之懿”“怪之”开始。先以当时社会风尚为背景,论述君子为书“往往诡辞谬称,谲变以自乱”的用意;又以《诗》三百篇的“主文而谲谏”、孔子作《春秋》用“微辞”的用意,作为例证;再以楚两龚、孔北海、祢正平为反面例证,论证自己的论点:君子之道是不枉实以谀人,但书难成;为书能成且能传世,又不得不枉实,不得不谀人,故君子为书“往往诡辞谬称,谲变以自乱”。论点阐明, 孙况“书称说春申”, 扬雄“叹安汉公之懿”, 也就无须“怪之”。从而给孙、扬二子正了名, 结束了论辩。这是论古, 好像与张廉卿无关, 实则不然。

“会我友张廉卿北来, 乃为书告之。复书曰:‘子言殆是也。’这两句交代了作者和张廉卿的关系, 也说明二人对孙、扬二子的认识略同。在结构上, 用“书告之”、“复书”和上文自然而然地连接起来。一个“会”字巧妙地引出张廉卿。文章开始进入本题。接着叙述两人切磋之交情。这五年, 两人是“岁相往来, 日月相问讯。有疑则以问焉, 有得则以告焉, 见则面相质, 别则以书”。从这几句可以看出两人的交情甚深, 也可以看出张廉卿的学识非常渊博。“湖北大吏, 走书币因李相国聘廉卿而南, 都讲于江汉”。湖北封疆大吏, 派遣使者带着书信礼币通过李鸿章相国来聘请廉卿南下, 到江汉做都讲, 突出了张廉卿这位学识渊博的大学问家的声望。作者赞道:“廉卿今世之孙、扬也。”这称赞语如流水,“汩汩然而来也”, 来的是那样自然。这赞语又呼应了开头, 前边的论古又和赠序浑然成为一体。但是廉卿所遇到的是,“在势皆折节下贤, 不好人谀己”。这是“孙、扬远不如”的。廉卿北来后, 除李相国, 人们都把他当做老师来尊敬, 又突出了他是位德高望重、备受尊敬的学者。老了想南归故里, 湖北大吏又慕声礼下之。作者以“无不自得”来说明廉卿事事如意。因此, 廉卿著书立说时,不必象孙、扬学《诗》三百篇之“主文而谲谏”, 学孔子《春秋》的“微辞”,“可以直道正辞, 立信文以垂示后世”。这既是作者对廉卿的希望, 也是对他的鼓励。“于其归不能无怏怏”一语道出离情别绪。内心的怏怏之情, 是源于“离石友, 无以考道问业, 疑无问, 得无告”。最后以“因取所意于古, 而尝质于君者, 书赠之以为别”。这里既点明了“论古”与这篇赠序的关系, 又说明了这是临别赠言, 廉卿自可目识心会, 赠序的本意于焉可识, 堪称意味隽永, 平中见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