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1),方(2)七百里,高万仞(3)。本在冀州(4)之南,河阳(5)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6)九十,面山而居(7)。惩(8)山北之塞(9),出入之迂(10)也,聚室而谋(11)曰: “吾与汝(12)毕力平险(13),指通豫南(14),达于汉阴(15),可乎?”杂然相许(16)。其妻献疑(17)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18),如太行、王屋何(19)?且焉置土石(20)?”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21),隐土(22)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23),叩石垦壤,箕畚(24)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25)氏之孀妻(26)有遗男(27),始龀(28),跳往助之。寒暑易节(29),始一反焉(30)。
河曲智叟(31)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3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3)?”北山愚公长息(34) 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5),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36),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37)也,而山不加增,何苦(38)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39)。
操蛇之神(40)闻之,惧其不已(41)也,告之于帝(42)。帝感其诚(43),命夸娥氏二子(44)负(45)二山,一厝朔东(46),一厝雍(47)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48)焉。
〔注释〕(1)太行山: 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 王屋山: 在山西省阳城县西南。(2)方: 原指面积,这里是周围的意思。(3)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4)冀州: 禹所分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5)河阳: 黄河北岸。(6)且: 将。(7)面山而居: 向着山住着,即住在山北。面:向着。(8)惩: 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9)塞: 阻塞。(10)迂:曲折,绕远。(11)聚室: 集合全家。谋: 商量。(12)汝: 你,这里是复数“你们”的意思。(13)毕力: 尽全力。(14)指: 直。豫: 豫州,禹所分九州之一,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15)汉阴: 汉水南岸。(16)杂然: 纷纷地。许: 赞同。(17)献疑: 提出疑问。(18)曾(ceng): 竟。损: 削减。魁父: 小山名。丘: 土堆。(19) “如……何” : 即 “把……怎么样”。(20)且: 况且。焉: 哪里。置: 安放。(21)诸: “之于”的合音。(22)隐土: 古代传说中的地名。(23)荷: 负荷,挑。三夫: 三人。(24)畚(ben): 土筐。(25)京城: 姓。(26)孀(shuang)妻: 寡妇。(27)遗男:遗孤,孤儿。(28)始: 刚。龀(chen): 换牙。(29)易: 变换。节: 季节。(30)反: 往返。(31)叟: 老头。(32)甚矣: 太过分了。惠:同“慧” ,聪明。(33)其: 加在“如……何”前面,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34)长息: 长叹。(35)固: 顽固。彻: 通。(36)虽: 即使。(37)穷匮(kui): 穷尽。(38)苦: 愁。(39)亡(wu): 同“无”。(40)操蛇之神: 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故叫操蛇之神。(41)已: 停止。(42)帝: 神话中的天帝。(43)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44)夸娥氏二子: 神话中的两个力气很大的神。(45)负: 背。(46)厝(cuo):同“措”,放置。朔东:朔方东部,今山西省北部一带。(47)雍:雍州,今陕西省、甘肃省一带。(48)陇断: 山冈高地的阻隔。陇:通“垄” ,高地。
〔鉴赏〕《列子·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 “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只要不怕困难,坚持斗争,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这对人们有很大的启发。
这则寓言一开始简介了“太行、王屋二山”既高且大,位当南北交通要道。老愚公“面山而居” ,出入不便,需要绕山而行,这就揭示了人和山的矛盾,即愚公移山的原因。愚公已是“年且九十”的老翁了,要去移“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是有很大困难的,但他坚决要化移山的强烈愿望为移山的实际行动,于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毕力” ,显示了愚公移山的斗志之坚; “指通” ,说明了愚公移山的信心百倍,在这里初步表现了愚公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愚公的倡议,得到大家的热烈响应,“杂然相许” ,可以想见到全家人的欢腾情绪。而“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这里的“疑” ,不能说没有道理。小山尚且不能移掉,又何况乎大山? ——此一“疑” ,实际上摆出了主观方面的困难,从由彼及此的推想上让人们感知移山的确不易; 即使能把两座大山移掉,哪有地方来安置大量的土石呢?——此二“疑” ,实际上是提出了困难的客观原因,从退一步的考虑上让人们觉得移山的十分艰巨。承认这些困难,并非是被困难吓倒了,而是为了克服困难,使移山的理想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要解决人和山的矛盾,必须要有切实的移山措施。针对愚公妻子的所“疑” ,大家献计献策,“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这表明愚公移山有着群众基础,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出现了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的场面,连邻居孀妇的七八岁的孤儿也投入到移山的行列中来。紧接着上面的叙述,文章中插入了愚公和智叟二人的对话,蕴含着寓言所特具的哲理,颇能发人深省。“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智叟的“笑” ,是对愚公移山不屑一顾的轻蔑情态; 智叟的“止” ,是对愚公移山不以为然而进行粗暴的干涉。这个自以为多智的老头子,在他的眼里,愚公能移山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所以脱口而出,给愚公泼冷水。智叟讥笑愚公笨拙,所持理由与愚公的妻子相同,但两者态度迥异,一个是自视其高,加以阻挠,一个是提出疑问,目的是为解决问题。智叟,智于其表,愚在其中,因此愚公对智叟的冷嘲热讽,先报之以一声长叹,表示遗憾,想不到智叟竟是这样的木然无知,接着,针锋相对地进行驳斥: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出语尖锐犀利,毕露锋芒。这段话含有很大的思想容量,阐述了“有限”和“无限”的朴素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表现了愚公迎难而上的精神。智叟只看到愚公的“残年余力”及山高难以削平的一面,而看不到人类延续不断及山不会增高的一面,所以堪称“固不可彻” ,比起愚公的目光来实是短浅。愚公藐视大山,敢于移山,知难而进,坚韧不拔,是因为他看到了人的作用,通过努力,事物是能够转化的。由此可见愚公形愚而实智。文章篇末以移山取得了最后胜利,矛盾获得了解决,作为故事的结局,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由于古代生产力和自然科学不发达的缘故,往往幻想着能有超人力量来帮助人们移山填海,征服大自然,所以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写“操蛇之神”听说愚公要永不停息地挖山而害怕起来,将此事告诉了“天帝”,“帝感其诚”,就派遣了两个大力士把两座大山背走了。这显然是神话,在客观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却反映了当时人们有“人定胜天”的强烈愿望,和变革大自然的雄伟气魄,也反映了作者对作品中所阐述的哲理思想的坚信,以神话的形式给予了肯定。寄未来理想的实现于神话,寓哲理思想于想象,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鼓舞,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这则寓言在写作上,有两个显著的艺术特色: 第一,对比手法的运用相当成功。为了突出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强调矛盾可以互相转化的哲理思想的正确,就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与“山不加增”对比;为了表现移山时不畏艰险的气概,激励人们去掌握这一哲理思想,就以“年且九十”的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的家庭,“始龀”的助手,与“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对比;为了说明愚公并不愚,智叟并不智,显示这一哲理思想所产生的威力,就以智叟的一开始的“笑而止之” 与被驳后的“无以应”对比,等等,在对比中逐步完成了愚公艺术形象的塑造。第二,故事情节的安排比较巧妙。全文篇幅短小,然而却写得曲折多姿,波澜起伏,加之行文紧凑,笔墨舒洒自如,令人读后兴味盎然。文章摆出了人和山的矛盾,写愚公“聚室而谋” ,全家人纷纷表示赞成,接着就该是行动起来一起移山,谁知愚公之妻献疑,产生了波折,而所疑的都是移山中碰到的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不解决,那人和山的矛盾也就不能解决。经过讨论,商量了办法,出现了移山劳动的盛况,接着就该是苦战不休,不料跳出来个智叟,形成了移山的阻碍,老愚公就和智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揭示出寓言所包含的哲理思想,这样既突显了愚公精神的可贵,同时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在一个仅有三百余字的简单的故事里,将较多的矛盾集中起来描写,能够收到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否则顺流平坡地写下去,还不只是索然寡味,更重要的是所要强调的内容得不到强调,不能使主题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圆满地表达出来。一般地讲,从简单中见复杂,在情节安排上并不容易,因此处理得不好,就会使人感到复杂中仍然显得简单。《愚公移山》故事本身简单,但由于在情节的处理上没有平铺直叙,而是从矛盾相继出现的尖锐性上去显示复杂性,这样就增强了文章跌宕的气势,引人入胜。解决矛盾,没有简单化,愚公说服其妻,不是以空话大话压服,而是靠众人拿出办法; 驳倒智叟,不是泛泛顶撞,而是据理而言。愚公的“理” ,非等闲之论,它是作品中哲理思想的精髓,字字如锤击出的火星,句句似脱了弦的利箭,都是性格化的语言,又都是有哲理思想深度的语言。正是如此,理直才能气壮,理屈必然词穷,愚公驳得智叟哑口无言。两个人的辩论将故事情节推上了高潮,使寓言的寓意得到充分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