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梅曾亮·上某公书
久未肃启 【1】, 歉然于中 【2】; 伏计盛暑就道 【3】, 明公高识远度 【4】, 必能坦然; 惟顺时节宣【5】, 加意卫摄为重【6】。天之成就伟人, 各有意度【7】, 如陆敬舆 【8】、李伯纪【9】诸公, 其困苦冤抑, 百倍于闾巷之小民【10】, 而天不为悔【11】, 以为成其名而增重【12】以天下后世之望者【13】, 与郭令公【14】、裴司空【15】之功成名立, 无以异也。太史公曰: 人能弘道【16】, 无如命何, 此犹有竞心焉。若《淮南子》之言, 则进乎是矣, 其操之也若发机, 其纵之也若委衣 【17】, 此则命无如人何耳。不能默默,进其餍饫者【18】为【19】, 伏惟亮察不宣。
【注释】
【1】 肃启: 书信问候语, 犹言致礼。
【2】 歉然: 抱歉。
【3】 伏计:自想到。
【4】 高识远度: 识度, 均指见解, 高识远度指见识远大, 高瞻远瞩。
【5】 顺时节宣: 顺时, 顺依时令;节宣,谓养生之道, 劳逸有节,以宣节其气。《左传·昭公十年》“……闻之, 君子有四时, 朝以听政, 昼以访问, 夕以修令, 夜以安身, 于是乎节宣其气, 勿使有所望闭湫底, 以露其体。”这里指保养身体。
【6】 卫摄: 照顾、珍重。
【7】 意度: 意图。
【8】 陆敬舆: 名贽, 唐嘉兴人, 德宗时, 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裴延龄所谗, 贬为中州别驾。
【9】 李伯记: 即李纲, 宋邵武人, 为钦宗、高宗丞相, 屡为谗臣所沮罢官。
【10】闾巷:闾原指里巷的大门,巷指街巷,闾巷泛指市井乡里。
【11】天不以为悔:上天并不为此而后悔(欲降大任于人而先使其困苦冤抑)。
【12】增重:增加。
【13】望者:有名望之人。
【14】郭令公:名子仪,任肃宗朝,平安史之乱,官至太尉、中书令,亦称令公。
【15】裴司空:即裴度,字中立,唐闻喜人,仕宪宗朝,平蔡州有大功,封晋国公。
【16】弘道:恢弘道义
【17】其操之也若发机,其纵之也若委衣:操,操持;发机,发动机键:纵,放;委衣,弃之于地。此句是伟大之人不发则深藏不露,一发则如弃衣于地,不可收拾。
【18】餍饫(yan yu):饱食,这里指使人满意的意思。
【19】:同“馈”,进食于人。
【赏析】
此信是梅曾亮写给林则徐的。林则徐(1785——1850),于道光十八年(1838)任湖广总督,禁止吸食鸦片,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后林被受命钦差大臣,于1839年抵达广东,与广东总督邓廷桢协力查办鸦片走私贩,严禁鸦片输入,勒令英美烟贩缴出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林还积极筹备海防,组织义勇,屡次击退英军的武装挑衅,导致了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战败,林也因禁烟的失败和投降派的诋毁,被革职充军新疆。梅就在林获罪遣戍之际,写了这封信,对林加以劝慰和激励。
信的内容分三个部分:
开头“久未肃启,歉然于中,”是一般书信起笔时的问候语和客气之言,接下去至“……加意卫摄为重,”属该信内容的第一部分,劝慰林坦然地对待外戍之事,多多保重身体,注意养生之道,劳逸有节。在这里,梅称赞林“高识远度”,不仅仅是安慰,也反映了梅对林的出众之才的由衷敬佩。的确,林在鸦片战争前后的政治风云中表现了超众的政治才能。如果说林禁烟失败了,那么这只能归结于整个封建社会日落西山的发展趋势,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任何个人都无法挽回这一趋势。
信的第二部分从“天之成就伟人”到“此则命无如人何耳,”通过具体地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天要成就伟人,必先使其困苦冤抑,引导和激励林化悲为喜。孟子说:“故无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引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告子》) 司马迁认为以下这些都属于先遭困苦而后成名的例子, 周文王演 《周易》, 孔子作 《春秋》, 屈原赋 《离骚》, 左丘有 《国语》, 孙子修 《兵法》, 不韦传 《吕览》, 韩非 《说难》、《孤愤》。可以看得出, 作者直接沿袭了古人的观点, 借古论今。然而, 本信与古论文又稍稍不同, 作者的笔触主要集中于政治斗争中的事件。作者的论证如下, 唐德宗时的陆贽, 为裴延龄所谗, 由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贬为中州别驾; 宋钦宗高宗的丞相李纲, 被奸臣所沮被罢官。天给他们带来的困苦冤抑超过市井乡里小民的百倍, 探究其最终目的, 还是为了让他们成名。这和唐肃宗时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宪宗时平蔡州有大功的裴度功成名就, 流芳千古相比, 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二者殊途同归, 既然如此, 政治斗争中暂时的沉浮升降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 司马迁说:“人能弘道, 无如命何, 此犹有竞心焉。”刘安说:“则进乎是矣, 其操之也若发机, 其纵之也若委衣, 此则命无如人何耳。”人能恢弘道义, 或者一发而惊人, 何必管他命运怎么样呢? 因此, 不仅不应该消沉, 而且还要振作起来。待他日重出茅庐。作者把对朋友的劝说和激励寓于生动的说理之中, 避免泛泛而谈, 收到很好的效果, 不自觉地运用了认识因素可以调节情绪的心理规律。
西方心理学家认为, 认知对情绪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利文撒尔说: 在知觉运动阶段, 主观情感的产生必须依靠反馈, 而反馈的产生又必须依靠认知, 认知能引起情绪和表现情绪。阿诺德认为, 认知因素中很大成份是评价, 虽然所有的评价都有感情体验的成份, 但是只有当这种倾向很强烈时, 它才被称之为情绪。认知对情绪的调节作用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在本信中, 它主要表现在, 通过加强这样一种认知评价, 它与引起本信中隐含的消极情绪的另一种认知评价相对立, 从而使得这一消极情绪的力量受到削弱; 另一方面, 随着这种消极情绪力量的减弱, 也促成积极情绪力量的加强, 因为作者所加强的这种认知评价牵涉到名人成就事业必先进行困苦拼搏的伟大精神。可以想象, 一个被某种伟大精神所鼓舞的人,他的情绪将会处于何种高涨的程度。
信到此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因而作者笔峰一转, 写到自己在林则徐遭受挫折时的反应,“不能默默, 进其餍饫者为, 伏惟亮察不宣。”表现了作者和林之间的深厚友情。谚语说: 甘泉知于口渴时, 良友识于患难日。在林贬谪的时候, 梅按耐不住沉默, 对林给予了极大的关怀,积极为林分忧解愁, 提出了令人玩味的道理作为对林的赠言, 供林参考。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的为人: 正直。不阿谀权势, 在国难当头之际, 坚决和林站在同一政治立场。
在艺术方面,本信具有这两个特点,一、风格平正,不新奇不陈腐。虽然天成人必先使其困苦的议论,前人已经说过,然而此时从作者笔下流淌而出,是作者掬自肺腑的真情实感,所以比较自然。按照古代文论里的话说,该信“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古人论文好言“气”,那么究竟什么是“气”呢?孟子提出“养气”,“气”主要指生理的力的表现。钟嵘《诗品》认为曹植的诗“骨气奇高”。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认为建安之诗“慷慨以任气”。“气”主要指作者的品格,气概在作品中所造成的刚性感觉。至清代,“桐城派”论文也十分重视“气”。方苞说:“古文气体,所贵澄清无滓。澄清之极, 自然而发其光精,则《左传》《史记》之瑰丽浓郁是也。”刘大櫆说:“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是矣。”姚鼐说:“文字者,犹人之言语也。有气以充之,则观其文也,虽百世而后,如立其人而与言于此;无气则积字焉而已。”总体而言,“桐城派”文论所说的“气”,没有跳出古人的框架,还是指作者生理和心理的综合作用在文章中的表现。在这里,我们以“气”论梅氏之信,指梅氏写此信时生理和心理的活动达到了创作最佳状态,因而引文自然流畅。二、在实践“桐城派”古文理论方面是一个很好的典范。纵观“桐城派”古文理论,方苞言“义法“,刘大櫆谈“义理、书卷、经济”和“神气、音节”,姚鼐说“义理”、“考据”、“文章”、其核心都是要在阐发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论点,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上某公书》不仅很好地阐发了古人的观点,而且还很好地融合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有针对性地为现时服务;在形式技巧上,做到了结构紧凑、脉络清楚、语言能够比较生动地传达信的内容,避免了“桐城派”古文由于语言过于求“雅”,忌讳太多,常常缺乏生气的通病,因此,可誉为“桐城”古文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