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汉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①,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②? 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③?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④。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 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酇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⑤。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⑥。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⑦,勿遣。
【注释】 ①伯:通“霸”。②特: 只,仅。③奚由:从何,通过什么途径。④亡: 通“无”。⑤下: 下达。⑥意: 名声。称: 相副。明德: 美德。署: 题写。义: 通 “仪”,相貌。⑦癃(long):驼背。这里泛指残疾。
【译文】 听说古代帝王没有超过周文王的,霸主没有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是靠贤人的辅佐而成名的。现今天下就有贤能之士,难道只有古代才有吗?问题在于君主不去交接他们,他们通过什么途径进身呢? 现在我靠老天的神灵和贤士大夫的帮助平定了天下,把它统一为一家。希望其长治久安,世世代代地奉祠宗庙,不要断绝。贤人已与我一起平定了天下,而不与我一起使它安定兴盛,这怎么行呢? 贤士大夫有愿意与我一起交游共事的,我能使他们显贵。把我的这个旨意布告天下,使大家都明白知道。这个诏书由御史大夫下达给相国,相国酂侯下达给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达到各郡的郡守。如有美名与美德相称的人,一定亲自劝他出来,替他准备车马,遣送到相国府,记录下他的行状,容貌和年龄。如有贤人而不举报,一经发觉,就免除其郡守的官职。年老和有病的,不必遣送。
【鉴赏】 西汉建国初,汉高帝虽然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他认为他的天下“于马上得之”,厌恶甚至拒斥知识分子。陆贾反驳他说: “于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高帝遂有所悟,后来就颁布了这道求贤诏。文章开篇即以古代的贤王霸主自比,提出了他们成功的原因在于任用贤能。接着认为当今天下也有像古代一样的贤才,还把天下的兴衰治乱与贤才的能否进身致用联系起来。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旨意: 要求他的下属官吏举荐贤才,有而不荐的还要受到惩罚。于是他将自己经天纬地的鸿图大略与招纳贤才的实际行动结合了起来,表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这篇文章从古代的有为帝王谈起,引出了举荐贤才的重要性。又由举荐贤才联系到治理天下,层层展开,最后提出了自己诏告天下举贤任能的旨意,环环紧扣、不枝不蔓,写得十分简短而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