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原文|笺释|赏析

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句句是答问,不是送行。

【校记】

1.自,《全唐诗》一作“处”。

【笺释】

[盖少府] 不详。

[江潭] 江边。《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鲍照《赠傅都曹别》:“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亦代指江南。

[风烟] 景象;风光。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白居易《西湖留别》:“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山岚] 山野间的雾气。顾非熊《陈情上郑主司》:“茅屋山岚入,柴门海浪连。”

[避地衣冠] 谓南渡士人。见本书卷一刘长卿《送从兄罢官之淮南》注。

【辑评】

《唐鼓吹评注》卷三:此言闻君作尉江南,到彼自识其风俗也。江南之路皆随竹影而行,江南之家皆傍山岚而处。且花木丛生,远去固可以娱目;而衣冠南窜,作尉亦可以安身。盖少府虽避地远乱,而就尉于江南亦如晋时周顗诸人已。至道里之遥,云山相隔,君于猿啼海树之夜,能不思乡望国乎!

《瀛奎律髓》卷四冯班评:三、四酷似乐天。陆贻典评:第六句有关系通篇担力。查慎行评:第六句用于晋、宋南渡时更切,唐都关中,衣冠未必皆南迁。然好句自不可废。纪昀评:此种体裁只宜五律,作七律便成曼调。第五句“偏宜远”三字凑出。是时中原多故,衣冠多避而南,亦言其风土之佳,为人所乐趋耳,注家引晋南渡事,非也。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三:(前解)江南尉问风俗,夫江南风俗,殊非易说也。三四亦只略举其粗,其意味深长,却是全在“到自谙”三字。人生在世,来日大难,总以此三字为度厄秘章。此便是先师素富贵一篇秘密精义也。(后解)前解凄恻,此解宽慰,言远方花草既悦人目,中国衣冠又皆集会,彼中风日亦殊不恶也。七、八“惟有”字妙,言只此一事或似难堪,只此难堪之为言春余皆不妨也。(言思乡,又必言望国,唐人笔下精到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