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冯梦龙小说《喻世明言》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小说·冯梦龙小说《喻世明言》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全文略,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本《古今小说》并参考《今古奇观》。)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公鱼、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词奴等。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幼时聪慧,富有才情。博览群书,不受羁绊,对离经叛道之说“奉为蓍蔡”,久困于诸生之间,因将目光转向社会,骀荡忘检,过着“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王挺《挽冯犹龙》)的生活。深入下层,与歌妓交往,使他接触了民间文学并从中汲取养料,后来便从事通俗文学工作。晚年入国子监,崇祯年间官福建寿宁县知县。一任期满,归隐乡里,清兵入关后忧愤而死。他在民间歌曲、通俗小说和戏曲方面都有贡献,而以小说为最,著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史称三言。

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王朝中,有一批臭名昭著、位居枢要的大奸巨猾,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明朝的严嵩、魏忠贤等人,便是此中典型。但是,就在他们炙手可热、权势盖天的时候,也有一批铁骨铮铮的硬汉,敢于去碰硬,或者抗言廷对,慷慨激昂,或者进章弹劾,痛陈罪状。他们的凛凛正气,显示了人的尊严,给我国历史增添了光彩。这种斗争,习惯上称为“忠奸斗争”。

选自《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的《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便是一篇描写忠奸斗争的著名短篇小说。故事经历的时间从沈鍊担任锦衣卫经历开始,约在明嘉靖的中叶,一直到严嵩、严世蕃父子倒台之后数年,前后共十余年。涉及的地域除政治中心京城外,还有西北边陲(保安)、沈小霞居家的会稽(浙江)、沈鍊夫人和小儿子被流放的云州(山西)。在这样的长远广袤的时空条件下,这场忠奸斗争的起伏曲折及其结局是惊心动魄的。

故事的开始,沈鍊用巨觥给严世蕃灌酒。强迫对方饮酒,看来是意气之争,实际上却是人格之争。意在表示: 你可以这样对付人,我也可以这样对付你,使双方在气势上处于对等地位。接着,沈鍊又一不做、二不休,告发严氏父子罪状,结果以“谤讪大臣”的罪名被发到“口外为民”。沈鍊到了保安,斗争逐步推向高潮,较量的结果,沈鍊被诬以私通白莲教的罪名瘐毙,两个儿子也同时被害,沈夫人和小儿子避难转徙到极边去居住。在绍兴居家的沈小霞也被作为“钦犯”提京,欲在途中加害于他。从整个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严氏父子对沈家的迫害是极其残酷绵长的。

小说中给我们展示了两组人物。一组是奸佞之辈,这组人物的最高层是严嵩和严世蕃,中间一层是有相当职位的路楷、杨顺,下面一层是作者随手编出的张千、李万。这几个层次的人物,构成了封建统治的网络。另一组是沈鍊这一方,也有几个层次的人物,中心人物是沈鍊这样的硬汉,中间层次有贾石、冯主事这样的“义友”,外围层次有善恶分明的“父老”们。在这色彩分明的对垒双方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各自的中间层次人物。奸佞一方的路楷、杨顺,是严相国的知心,他们见了狼现羊相,见了羊现狼相。遇到鞑靼入侵吃了败仗没法交代时,却会割下老百姓的头去冒功邀赏。他们替主子除了仇人沈鍊之后,竟然“升迁三级”。他们为了要使“相国知我用心”,主动讨好。要把沈鍊斩草除根,除了杀死在沈鍊身边的两个儿子外,又去迫害远在会稽的沈小霞。忠义人物一方的中间人物也很有特色。保安的贾石,把自己的住宅让给沈鍊居住,沈鍊瘐毙后,又买出尸首安葬,后来又帮沈家遗族团聚。济宁的冯主事冒着极大的风险掩护收留沈小霞,耽搁了自己起复做官,这种提心吊胆窝藏“钦犯”的日子长达8年之久。我国古代在人际关系中特别讲究一个“义”字。“义”的内涵极为丰富。当然,“义行”要看施行在什么人身上。例如“三言”中有一篇《徐老仆义愤成家》,写义仆帮主人兴家,意义似乎不大。本文中的义行是为了救助忠臣、烈士,便具有了崇高的色彩。在这篇小说中,忠奸双方的中间层次人物都写得极为丰满,使古典小说的人物谱避免了简单化。

这篇小说描写的基本上是真人真事。用现在的术语来说,这是一篇“纪实小说”。故事的前半段写沈鍊抗奸被害,和后来《明史》列传第九七卷《沈鍊传》的记载基本相符。故事的后半段写闻氏用了巧计使沈小霞从捕役手中脱逃,是当时人江进之《明十六种小传》所记载的,又见《智囊补》、《情史》、《古今情海》、《古今闺媛逸事》、《遣愁集》等书。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主要事实,都和历史相合。例如,路楷、杨顺是两个实有人物,沈鍊的出身经历也都符合史实,写扳倒严氏父子经过了吴时来劾罢杨顺、路楷,蓝道行扶乩向皇帝进言,邹应龙劾戍世蕃,林润再劾世蕃通倭等一系列过程,也和史实一致。据考,小说中也有一些与事实出入之处,可以不必细辨。明朝末叶,社会动荡,小说戏剧创作十分活跃,其中有一股专写时事的“时事传奇”、“时事小说”,专门反映刚刚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艺风尚。例如,明末时抨击魏忠贤的剧本就有《水山记》、《磨忠记》等六七种,明朝熹宗天启六年(1626)在苏州发生了抗魏党的“闹市斗争”,剧作家李渔和他的朋友毕魏、叶时章、朱素臣等只用几个月时间就写成了时事剧《清忠谱》演出。《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的事实发生在明隆庆年间(1570左右),收入《古今小说》结集出版是在天启元年(1621),讲说故事和话本初稿当在其前,与真事相隔三四十年,还应该列为“写当代的”作品之列。这类作品的巨大社会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这篇小说是“三言”中优秀的“拟话本”之一。一般认为,“三言”是话本和拟话本的混合体。在“三言”之前的话本集《清平山堂话本》和《京本通俗小说》是真正说话人的底本——话本。在“三言”之后的《拍案惊奇》(“初刻”、“二刻”)等书,主要是文人仿作即拟话本,也有少数话本杂在其中。话本和拟话本在文风、用语上有相当的区别。“三言”中哪几篇是话本,哪几篇是拟话本,虽然不能全部一一确指,但一般认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是两篇写得最好的拟话本。有人认为这两篇是冯梦龙本人的作品,但没有什么证据,只能算是大胆的猜测。《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这篇拟话本上半段与正史本合,气势比较阔大,下半段来自稗官野史,场面相当幽隘,而小说作者把二者拼合,却能做到文气贯通如出一辙。小说中的上层、中层人物都严守事实,而在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都有细致的刻画。例如,对杨顺、路楷讨好严嵩的心理活动,很显出奸佞之辈的心机。小说中的下级厮役张千、李万之流,作者声明是随手取名杜撰出来的,却也描写得有个性特色。小说把沈鍊书录的《出师表》作为大关目,用来衬托沈鍊的性格,勾连故事的情节。这一手法是明人戏剧、小说惯用的技巧。“三言”全书中有十多篇就是用这个手法来题篇名的。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百宝箱,《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珍珠衫便是。后来,根据这篇小说改编成的传奇,也就用《出师表》作为剧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