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春歌)

其 二

田蚕事已毕, 思妇犹苦身。 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夏歌)

其 三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秋歌)

其 四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冬歌)

《吴声歌曲》中《子夜歌》是一种很重要的歌曲,因其歌唱时声调优美而很受当时人欢迎。唐人吴兢《乐府解题》说: “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可见《子夜歌》在流传过程中又产生了好几种变曲。变曲也就是从原有曲调中变化出来的新声,《子夜四时歌》就是从《子夜歌》变化出来的新声,所以是《子夜歌》的变曲,《子夜四时歌》简称《四时歌》,又称《吴声四时歌》,分为《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内容是随四时的变化而歌唱爱情。这里选了《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各一首,基本上反映了《子夜四时歌》的特点。

先看《春歌》:“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六朝清商曲中女子往往称情人为“欢”,显然这首《春歌》的作者也是位与情人分别的女子。对于热恋中的情人来说,分离是痛苦而难以忍受的,故她整日叹气声不绝。这种情调和前面那首《子夜歌》“今夕已欢别”较相似。但此诗既为《子夜四时歌》中的《春歌》,就自然要和春天相关联,诗的后面两句正表明了这一特点:“黄蘖向春生,苦心随日长。”黄蘖一是种落叶乔木,树皮可以入药,味很苦。这两句是说,春天到了,黄蘖树开始生长了,它那味苦的树心不断成长。这里又用了六朝乐府民歌中惯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而且是下句释上句的一般格式。黄蘖的“苦心”谐人的“苦心”,是同音同字的双关语。这样既有了《春歌》的特点,又巧妙地用了谐音双关手法,使男女离别之情的表现方式显得别具一格。

再看《夏歌》。这首《夏歌》表达了妇女对外出丈夫的思念之情。“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思妇”即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的妇女。忙完了田间的劳作和养蚕之事,她并不觉得轻松,反而感到哀苦。这是为什么?可作者却不直接说出原因。“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絺”是用来做夏衣的细葛布,行人指远行在外的丈夫。夏天来临,天气转热了,丈夫也该换夏季衣服了,于是整理丈夫夏天穿的细葛布衣服,然后托人给丈夫带去。语似平淡但却从侧面揭示了这位思妇心中愁苦的原因,原来她是在思念着丈夫。整首诗没有直接抒写如何思念丈夫,丈夫走后自己独守空闺又是如何寂寞苦闷,而是通过为丈夫准备夏衣这一生活细事来表达对丈夫的深厚情意,感情真挚含蓄,通篇不言情而情自见,又充满了生活气息。

《秋歌》同样也抒发了独守空闺的妇女对远离家乡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和上面那首《夏歌》不同。它通过对秋天特定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秋风从窗外徐徐吹入室内,罗帐在秋风的吹拂下轻轻地飘飏。这两句点明时节是秋天,徐徐吹来的秋风和飘飏不定的罗帐让人隐隐地感受到独守空闺的妇女内心的无限空虚、惆怅。“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明月当空,银白色的月光透过窗户照着难以成眠的思妇。秋风明月,可谓良辰美景,然而与它形成强烈对照的却是夫妻离别,秋夜景色,更衬出思妇的离愁别绪。望着明月,她想到夫妻分别、各在一方,无法相会,可月光却不受这空间的限制,它照着空闺,也照着千里之外的丈夫,那就把自己的一片深情寄托给月光,让月光把它带给丈夫吧。

月光本是自然现象,与人间的悲欢离合并不相关,但触景生情,情系于景,景也就有了人情味。何况明月本身又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现存六朝的乐府与民歌中歌咏爱情虽然差不多是唯一内容,但所描写各不相同。有的表现情人间的柔情蜜意,有的表现情人或夫妇离别的哀怨,还有不少乐府民歌则表现爱情的不幸所带来的痛苦,这多半出自女子之口,这种社会现象在《冬歌》中也多少有些反映。《冬歌》的作者也是女子,内容虽然未必能肯定是说这位女子被人抛弃,但其口吻分明表露出对所爱男子是否能忠于爱情感到担忧。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这两句显示了《冬歌》的特色,然而也不仅仅如此。“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将自己的爱情比作松柏,显示了她对爱情的无比忠贞。这个比喻是从前面两句对冬景的描写中引导出来的。冬天,万物萧条,大多数植物都凋萎了,唯独松柏却不畏严寒,始终郁郁葱葱。以松柏来比喻对爱情的忠诚非常恰当。可见诗开首两句除了表明这是《冬歌》以外,还兼具起兴以引出下面比喻的作用。最后一句是作者问自己所爱的男子:你对我的感情又如何呢?诗到此就结束了,那位男子的态度我们不得而知,可是透过这首诗,我们却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的妇女在爱情上所面临的处境。

从《诗经》、汉乐府民歌,直到六朝的乐府民歌,对于妇女在爱情方面所遇到的不幸都有所反映。这首民歌虽然短小,但也触及这一社会问题。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没有采用六朝乐府惯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而是用了直截了当的明喻手法,给人的感觉是直率真切,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态度。另外,诗中写景起兴到后面的比喻联结比较紧密,可谓即景取譬,十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