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陈亮词《水调歌头》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词·陈亮词《水调歌头》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据汲古阁本《龙川词》)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又作同父),人称龙川先生,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县)人。光宗绍熙进士,名列第一,授官未任病死。以才气著称,《宋史》说他“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政治上主张抗金,屡被打击。为辛弃疾契友,人才词品亦相仿佛,是著名的辛派词人。此词为其《龙川词》的压卷之作。

“使虏”,指淳熙十二年(1185),章德茂奉命使金祝贺金世宗完颜雍生日(人称“万春节”),原系一种屈辱性的外交礼仪,词人却借这首送行词抒发了堂堂民族正气。词作环绕颂赞和激励友人着笔,又处处抒发自己的雄心壮怀。一起“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两句,貌似泛写,实为颂友铺垫。久久不见南师北伐,并不意味宋室无才,隐谓友人章德茂即中兴宋室的“良马”(人才)。以下五句即由此导入正面颂友文字。“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诸大臣皆怯于使金,唯友人以万夫莫当之勇欣然受命,独当其任。这两句从无畏的胸襟和胆魄立言。“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这三句描摹友人心理,从民族自尊自信立言。意谓堂堂汉使焉能似河水之永世东流而长期屈辱于金?“自笑”,在此有一笑否定之意。(一说以河水流向不变喻友人忠节不渝。“自笑”谓自喜、自许之意)是以承接“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两句,借以激勉友人: 今日权且屈辱使金,来朝试看献俘京师,悬首藁街。字里行间同仇敌忾,充满必胜信念。下片思路益发开阔,由现实的友人勇于使金,而忆及汉民族的光荣历史传统。“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谓金人所占北域,向为中国神圣疆土(亦即作者在《上孝宗第一书》中所称“二帝三王之所都”),其中必有众多耻于向敌称臣的忠义之士(友人辛弃疾亦即北金政权下的举事者)。“一个半个”是反言之,实谓岂止一二。“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忍看万里江山,一片腥膻,千古英雄那光昭日月、气贯长虹之爱国精神于今安在?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又何时得以伸张贯通?这是悲愤欲绝的一诘,震撼人心的一呼。有此一呼一诘,逼出结拍掷地有声的两句:“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预言金人必败,南宋定当中兴,犹如赤日中天,无疑,这是一曲昂扬激奋的时代之歌,一篇启人壮怀的爱国词章。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许以“精警奇肆,几于握拳透爪,可作中兴露布读”,不为过誉。

叶适的《书<龙川集>后》谓陈亮:“有长短句四卷。每一章成,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由此可见,陈亮以长短句为其议时论政之具。因读此类词,每每可以其奏章书札语作绝好注脚。如读此词上片“不见”两句和下片“万里”三句,即可参读其《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郁而不得泄。岂以堂堂中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 其势必有时而泄矣。”(姜书阁《陈亮龙川词笺注》一书于此笺注甚详,可参阅)

就艺术表现说,此词豪气纵横而不失开合顿挫之致,虽以议论入词、散文入词,却因融贯以炽烈的情感和酣畅的气势,而略无枯燥松散之弊。陈亮词风近辛,但亦自有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陈同甫豪气纵横,稼轩几为所挫。而《龙川词》一卷,合处寥寥,则去稼轩远矣。”盖陈氏以为辛词佳处全在豪而能郁。“郁”则内在意蕴丰厚,耐人寻味。陈亮词,豪则豪矣,但略逊一个“郁”字,故振奋精神之余,常给人以一泻无余之感。陈氏此论,纵不无偏颇,但也绝非荒谬之谈,辛陈两家词的得失,值得人们玩味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