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乔吉散曲《水仙子·寻梅》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据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下同)
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是与张可久齐名的元曲后期代表作家。
曲前三句写寻梅,扣紧题意。“冬前冬后”,写寻梅之时。一“前”一“后”,含有从冬初寻到初春之意,即整个冬季均在寻梅。“溪北溪南”,写寻梅之途。一“北”一“南”,不仅指明方位,且亦写出从北到南的路程。与前句的“几村庄”相呼应,含有路长途远之意。如再与“冬”、“霜”合看,则写出了为寻梅不避寒霜之苦,跋涉之劳,可见其对梅之酷爱。此外,“冬”、“霜”两字,既点明梅花开放之季节,又为梅之不畏寒霜的品格张本。“孤山上”,写寻梅之地。孤山,位于杭州西湖里外二湖之间,山多梅树。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因其笃好种梅养鹤,又终身不仕不娶,故人称“梅妻鹤子”。他的“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千古咏梅绝唱。乔吉写的到孤山寻梅,不仅因为孤山多梅,且亦在于表明自己追慕林逋爱梅的隐居生活的情志。“树头树底”之“树”,暗示出所寻之物。“头”与“底”,既指树梢树根,也指山上山下(因树随山之上下而上下),暗示出树多花繁。总之,前三句写寻梅,重点在一“寻”字。三句之中,句句有梅而又字面上不予明言。
中两句写寻得梅花。未见梅花,先闻其香;风虽寒凉,但香却令人心醉,几乎使人忘却风之寒冷。“冷风来何处香?”作者故作疑问,语气中饱含惊喜之情,与下句“忽”字所写出的寻得梅花的快乐在情调上是完全一致的。“缟袂绡裳”,白色绢绸制成的衣裳,此指白衣仙子,用以比拟梅花的素雅、俏丽,由此亦可知作者所写乃白梅。齐巳的《早梅》:“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的《缃梅》:“素绡应怯东风思,故着重重浅色衣。”也许,作者的这两句正是从前代作家的这些描绘中受到启示才写成的。
末三句写赏梅的情景。“酒醒”,点明作者原是带着十分醉意去寻梅的。为什么这样? 一则酒可御寒,二则酒可消愁,特别是失意的文人,更是常以杯酒自娱,若非作者也多失意,岂能如此?“梦”,非言睡梦,而是指观赏凌雪傲立的梅花,使人如置身梦境,达到了如痴如醉、忘乎所以的境地。这是以观赏者的陶醉来反照梅花的美丽动人。但是,作者终于从“酒”与“梦”的中间清醒过来,一个“寒”字道出了酒醒梦惊的原因。一个人在冷风梅丛中流连既久,能不感到寒意的侵袭么?酒醒了,梦惊了,这时冷风忽然送来一阵凄凉的笛声,仿佛是刚刚来到人间的春天;因遭寒霜之苦而在哭诉。这里的“凄”与“断肠”,表面上是言“笛”与言“春”,实则是在说作者自己的心情,或者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射,在美学上称之为移情作用。末句“淡月黄昏”,是实景的描写,它意味着作者赏梅时间之久,同时,它又是景中寓情,藏凄苦之情于傍晚月色之中,收笔淡中有浓,轻中有重,极其含蓄有味。从遣词用句和立意上看,这显然是把“暗香浮动月黄昏”化用了。
清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说:“盖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这首小令调子凄凉,于写景之中流露出失意的心情,可谓善于景中寓情,托物言志者。此外,前三个七字句中,由方位词、数词等构成工对之美,也是这首小令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确而言之,前三句中兼有合璧对、鼎足对和句中对,再加末三句中的前两句是合璧对,可见作者是如何善于用对,他运用句法的功力是何等深厚、技艺是何等圆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