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苏洵《仲兄字文甫说》原文|注释|赏析
苏洵
洵读《易》,至《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曰: 嗟夫!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盖余仲兄名涣,而字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日以告,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洵曰:“唯。”既而曰:请以文甫易之,如何?
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油然而行,渊然而留,渟洄汪详,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蓬蓬然而发乎太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徐逶迤,婉蜒沦涟,安而相推,怒而相凌,舒而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徐而如缅,揖让旋辟,相顾而不前,其繁如,其乱如雾,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磅礴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濆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跃者如鲤,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 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曰,此天下之至文也。
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 刻缕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 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著,则天下以为口实。呜呼! 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也。
这是一篇奇妙的文章。之所以奇妙,贵在独创。不但内容新颖,而且表现手法也颇具特色。在苏洵的议论性散文中,《仲兄字文甫说》堪称佼佼者。
首先是借题发挥。即从表面上看,苏洵似在替他二哥苏涣改字文甫而说明理由。实际呢? 文章的真正宗旨却是借此生发,来阐明他的写作主张: 倡导文章兴会所至而自然地流露 反对故意修饰、刻意雕琢。
苏洵是以风水相激,自然成文为喻,来说明他的创作主张的。文章的开始,苏洵说他读《周易》,看到《涣》卦的“六四”爻,其爻辞说:“消散群众的灾害,最吉利。”群众,这是圣人要解除他们的灾祸以便统一天下的对象。苏洵的二哥名涣而字公群,正是根据这个意思取的名字。一天,苏洵把这意思告诉他二哥,他二哥说:“你能给我取个表字吗?”苏洵建议改字“文甫”。这段是叙说原由,也是文章借题发挥的题目。
为什么要取“文甫”的字呢? 在文章的第二段里便申说理由。但作者议论理由,不是采用呆板的议论方法,而是采用比喻的扩展,通过描写的方法来达到议论的效果。先用“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一句诘问发端,水与风并提,然后分述水和风阐发宏论。水呢?从容地流着,静静地停下,“渟洄汪洋”,满溢而上涨起来。渟洄,水面平静的样子。但是,风能激起它。风呢?它从远远的天际吹起来,不到一天就吹到四面八方,动荡而没有形象,从远处刮过来,它刮过去了,却找不到其踪影。但是,水能显示它。接着,文章描绘风水相激的百态千姿。“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风行水上涣”是《周易·涣》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说风吹过水面,激起水纹变幻的波澜。这也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呵,“文”与“纹”谐音双关。在描写后,作者从风水相激的比喻中,抽象出一个写作的主张:“然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曰,此天下之至文也。”实际上,苏洵是用水比喻艺术修养和生活积累,用风比喻创作的灵感,风行水上,文自生焉。苏洵的这个主张还可用苏轼的话来印证。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也以水为喻,说行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显然,苏轼的观点是秉受其父的影响,而且也能印证其父的观点。
苏洵在第三段里,进一步申述自己的文学主张。申述之初,采用逻辑排他律的方式,先否定两种现象:玉石颜色柔和,不能说不美丽,但仅有内在的美,不能形成文章;雕刻刺绣之类的花纹,不能不算是花纹,但是不是出自自然,不能算好文章。只有象风和水那样,不用刻意追求而形成的文章才是好的。可见,此文名为解释为什么给苏涣起“文甫”这个字,实为论述为文的道理,借此言彼,借题发挥。由于采取这种方式,文章便显得巧妙,便显得摇曳多姿了。
其次,巧比妙喻,描写细致。这是本文另一个突出的写作特点。对于水在风的鼓荡下出现的状态,真是绝佳奇文。从“今夫风水云相遭乎大泽之陂也”到“而风水之极观备矣”共一百六十个字,其描绘水之动态真达到字字千金的程度。这一层里描写两个不同地点的水态,一是湖岸边的,一是江中流的。岸边的水态,百态纷呈:宛转曲折,向前推衍,蜿蜒起伏,荡起波澜,时而安稳,互相推移;时而暴怒,互相冲犯。时而舒展,好像云团;时而密集,好像鱼鳞;时而迅捷,像在奔驰;时而徐缓,互相避开,像贤者相互礼让,相互注视,谁也不肯越礼抢先。那水纹像皱纱般繁密,像烟雾般混乱,纷纭错杂,丛聚纷乱。纵观百里,近远一般。苏洵用具体的描绘和恰切的比喻,将水面平静或怒卷的态势、缓流或急流的景况、波纹稀疏或繁密的情景、直泻或婉蜒的状态,都描写尽致。手法上或用白描勾勒,或用比喻形容,或以拟人描绘,细腻地再现了风水相遭的种种情景,令人赞叹。至于河流中的风水相遭的状态又是另一番景象:风急流速,顺河而下,直到海滨,波澜壮阔,浪涛汹涌,风号水怒,互相倾轧,彼此交错,有时冲上天空,有时直泻大海,四处泛滥,横江逆转,涌起旋涡,宛转回环,那旋转的像车轮,萦绕的像腰带,直立的像烽烟,奔蹿的像火焰,跳动的像白鹭,腾跃的像鲤鱼。形态不一,姿致各异。还是用具体的描绘,生动的比喻,将江中水流在风鼓荡下的景观刻画得多彩多姿。无论是如箭的水流,还是汹涌的浪涛,无论是冲天而起的水柱,还是四散飞溅的浪花,都写得逼真形象。连用六个比喻; 车轮、腰带、烽烟、火焰、白鹭、鲤鱼,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刻画出水的不同状态,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这一层如此铺张排比,还令人想起汉赋的表现手法。
一般而言,苏洵的文章多以气魄恢宏,反复论辩见长。而此篇却以描写取胜。这恰好说明了苏洵文章的多样性。古今中外的大作家,他们总有鲜明、突出的基本风格,但并非只一种笔墨。如杜甫的风格以沉郁为主,却也有开朗的一面; 李白以豪放居宗,却有秾丽的篇章。这正是大手笔的风格的多样性。苏洵的《仲兄字文甫说》所展示的正是作家另一个侧面的文风,它说明苏洵不愧为炉火纯青的文章宗匠。林次崖在《三苏文选》中评此文说:“风水相遭。形态千态不求文而文生焉,诚天下之至文也。然非老泉之胸襟笔力,孰能形容到此,至以立功之言结果,此尤高世之论,非止文章之士矣。”
阅读此文,不仅能领略其精警的文学理论,欣赏其借题发挥的巧妙构思以及巧比妙喻的方法,还能认识苏洵文章多样性的风格,一读多得,又何乐而不为呢!